政讯通中心

欢迎访问廉政时评网!

当前所在:首页 > 廉政文化 > 正文

诗意横塘

发布时间:2023-06-05 来源: 甘肃纪检监察网 作者:佚名 浏览量:0

  运河、驿站、古塔、石湖、远山……一千多年的时光悄然流逝,这些物象与横塘依旧彼此关联,相融共生。

  “梅熟迎时雨,苍茫值小春。”梅雨季来了,在苏州,有一个地方总要被提起,那就是横塘。

  在中国文学史、艺术史里,横塘是一城风絮、梅雨蒙蒙诗意般的存在。

  一

  横塘在何处?

  《大清一统志》载:“苏州横塘在吴县西南十里,经贯南北之大塘也。南极齾塘,北抵枫桥,分流东出,故名。”

  横塘镇为历史名镇,京杭大运河流经镇区。关于“塘”,《吴兴志》里说:“凡名塘,皆以水左右通陆路也。”也就是说,塘是人工疏浚的引水河渠,泥土堆砌两岸,形成陆路。大运河沟通南北,胥江连接苏州城里城外,作为交汇点,横塘自然成了水路要隘,成为出入苏州城的主要通道。

  横塘,最早见于文字的应该是晋代左思《吴都赋》:“横塘查下,邑屋隆夸。”说的是民居众多、很繁华的意思。从唐代以后,“横塘”屡屡出现在诗词文赋中。唐朝李嘉祐《伤吴中》里说:“馆娃宫中春已归,阖闾城头莺已飞。复见花开人又老,横塘寂寂柳依依。”宋代陈三聘写《蝶恋花·阊阖城西山四面》:“阊阖城西山四面。鸭绿鳞鳞,轻拍横塘岸。”明代沈明臣《苏州曲》:“阖庐城外木兰舟,朝泛横塘暮虎丘。”明代祝允明《暮春山行》也写道:“小艇出横塘,西山晓气苍。”

  作为交通要道,横塘设有驿亭。随着岁月流逝,运河古堤早已模糊,然而古驿仍在。横塘驿,最早设于春秋吴王寿梦、诸樊时,大运河开通后,沿线水陆两用驿站,成为古代传递官府文书以及往来官吏歇宿之所,地理位置显得更加重要。

  横塘古驿,现仅存一亭,为清代建筑,其他馆、楼、庑、台已不复见。驿亭西南临水,呈平面方形,南北各辟一门,东西各开一窗,四角四根石柱。驿亭两旁对联“客到烹茶旅舍权当东道,灯悬待月邮亭远映胥江”,寥寥数语,勾勒出车水马龙、迎来送往的运河时代的盛况,让我感受到当年“南接行省,北抵大江,东南贡赋并两浙、闽海之供,悉由兹道,是以送往迎来,岁无虚日”的辉煌。

  横塘驿不远处,就是石湖,远远便可看见上方山楞伽寺塔和山脚下清清亮亮的水面。运河、驿站、古塔、石湖,春花、柳色、远山、小舟,这些风景,都属于横塘。

  一千多年的时光悄然流逝,这些物象与横塘依旧彼此关联,相融共生。又仿佛是一个个精灵,在文人笔下奔涌,在游人眼里变幻,组合成一片绚丽风景。

  二

  讲横塘,绕不开贺铸。

  人人都说江南好,留恋江南的理由很多。在春意融融的横塘,因为贺铸与吴女的一次邂逅,让横塘成了情意横塘。

  公元1101年的一天,江南烟雨蒙蒙,水色天青。贺铸乘船前往横塘的别业,途中偶遇吴女,一见倾心,可惜转瞬便是无奈地目送,渐行渐远。心中的涟漪已荡漾开来,一颗思念的种子生根发芽。

  于是,便有了那首《青玉案》:“凌波不过横塘路。但目送、芳尘去。锦瑟华年谁与度?月桥花院,琐窗朱户,只有春知处。飞云冉冉蘅皋暮,彩笔新题断肠句。试问闲情都几许?一川烟草,满城风絮,梅子黄时雨。”

  据说,贺铸思念吴女,欲下聘礼,然而未及行动,一年后,等来的却是吴女亡故的消息……“一川烟草,满城风絮,梅子黄时雨”,时间在文字中凝固,成就了横塘的经典风景,也成了江南才子永恒的相思。

  若问情深几许,就像这江南,遍地芳草、满城飞絮、黄梅细雨,无穷无尽。

  《青玉案》写得太美,为贺铸赢得了“锦心绣口”的美名,贺铸也因此得了“贺梅子”的雅称。“凌波不过横塘路”,吸引了无数才子佳人,“梅子黄时雨”,吸引了无数骚人墨客,他们在横塘举办雅集,流连忘返……

  山高水长,行旅多艰,古人的出行远比我们想象的要漫长,每一次送别都不知归期。因此,送别才更加郑重。

  贺铸,让横塘充溢着柔软的情意和相思。而南宋诗人范成大的一首七言绝句《横塘》,又给横塘赋予一份脉脉别情,绵长又真挚。“南浦春来绿一川,石桥朱塔两依然。年年送客横塘路,细雨垂杨系画船。”清新别致、意蕴深厚,让人想到在柳絮纷飞时节,烟雨蒙蒙,运河细波拍岸,一叶扁舟前,两三好友,把酒古驿,堪称一幅情深意浓的横塘送别图。

  自此,春水悠悠,相约南浦,横塘又成了离别横塘。

  梅子飞絮,夕阳古驿,一段悠悠的水路,平添的是几许离愁。这份离愁别绪,落在了横塘,多了一份灵动与婉约。

  范成大与杨万里、陆游、尤袤并称“中兴四大诗人”。晚年致仕,隐居石湖十余年,筑石湖别墅,吟《四时田园杂兴》六十首,成为一段佳话,遂世称“范石湖”。

  在石湖,范成大可以做回文人,与友人诗酒酬唱。秀丽的山水抚慰着他们的灵魂,横塘成了他们心灵契合的地方。但相聚总是短暂的,话别之际,更显情深意长。山一程,水一程,那就送到横塘驿站吧……

  三

  每年的梅雨季,我都会在运河堤岸行走,伴随来来往往的船只,在古驿、水光、塔影里感受横塘的岁月沧桑。旧时的光景,以及关于横塘点点滴滴的掌故,在我脑海里越发清晰、明朗。

  淅淅沥沥的小雨悄无声息,肆意飘落着。长满杜蘅的小洲在迷蒙的石湖中若隐若现。天地间仿佛披上了一件湿漉漉的薄纱,如烟如雾。如画般的风景,使人想起宋朝词人谢逸“烟雨幂横塘,绀色涵清浅”的诗句。

  这一路烟雨使人流连。

  在走访中,我努力探寻历史的蛛丝马迹。

  当年,贺铸小筑就在横塘,他往来其间。而今,除横塘地名,已找不到一丝与贺铸相关的痕迹与景物。

  范成大的石湖别墅依稀可觅。

  《横塘镇志》里记载:范成大晚年归隐石湖筑别墅,在越城遗址南,沿“越来溪”之故基,随地势高下而为亭榭,有北山堂、千岩观、天镜阁、玉雪坡、锦绣坡、说虎轩、梦渔轩、绮川亭、盟鸥亭、寿栎堂等,而以天镜阁为第一,植以名花,梅树尤盛。

  天镜阁仍在,静立在碧如翡翠的石湖间,山水兼得。

  范成大的石湖是有烟火气的。他用诗歌记载了自己在石湖的生活,写下了著名的《四时田园杂兴》,分春日、晚春、夏日、秋日、冬日五部分,描写了石湖地区春、夏、秋、冬四个季节的景色和农民的生活。与天镜阁隔湖而望的农圃堂,院内花木扶疏,遍植梅树,成熟的梅子,滚圆饱满,或橙黄或青中透黄。梅树下,酢浆草盛放着紫色的花瓣。

  更多的横塘旧迹,后人只是在诗中臆想。幸亏沈周、文徵明、文伯仁,他们用丹青妙笔,把横塘画成了青绿山水,留下了诗意的“横塘图”。在画里,芳草野湖、桑麻成田,隽永且生活气息十足。

  四

  白居易在《和梦得夏至忆苏州呈卢宾客》中写道:“洛下麦秋月,江南梅雨天。”这是他晚年隐居洛阳时,与刘禹锡等人宴饮,回忆早年在苏州为官时的情景。当时是夏至,洛阳一带正在麦收,白居易知道,苏州应是梅雨天。

  江南梅雨天,总能唤起心底的追忆。

  贺铸、范成大把归处定在了江南,定格在烟水茫茫的横塘。而今,运河之畔,横塘商贾辐辏、楼宇林立、民物繁庶。横塘已是苏州的重要商圈之一,吸引着各界人士的目光。

  其实,横塘在追求物质富裕的同时,更注重精神世界。作为运河文化带上的一个重要节点,横塘要想成为“最精彩的一段”,应该以“最靓颜值”再现“诗意横塘”。

  若能以文徵明游宴诗卷中的十六首七律,设置一条游宴问道之路便是最好。《春日游石湖楞伽寺》《初夏虎丘悟石轩燕集分韵得清字》《九日吴山登高次海峰韵二首》《月夜登惠山》《袁鲁仲邀游横塘列岫楼,余自胥台没,数年不登此楼矣》《是晚过行春桥看月》《承诸友见和再叠二首》《虎丘观雨》《天池》《九日雨中虎丘登高》《又次陆子传》《南峰寺》《支硎道中二首》。这些诗中景观以横塘为中心,南到石湖楞伽寺,北到虎丘悟石轩,西到天池山、支硎山、南峰寺。围绕横塘,则有列岫楼、行春桥、横山、古渡等。

  或者沿着范成大的《四时田园杂兴》,重构江南田园情趣,让人想到运河边的小桥、流水、田垄、归路?这样,在运河边行走,氤氲的烟云气息将人淹没,就像徜徉在米家山水,不用等吴侬软语在耳边响起,已在那虚虚实实的水乡田野里,悄然醉去……

  我相信,倘若如此,运河水的每一声拨弄,都会有不绝的回音;楞伽寺塔的钟声,都会化为现代人内心朴素又妖娆的诗。

  梅子熟过了头,满地金黄乃至烂软的时候,梅雨季就结束了。

  接下来,是多晴少雨的盛夏时节。范成大把后来的日子也写进了一首诗:“窗间梅熟落蒂,墙下笋成出林。连雨不知春去,一晴方觉夏深。”

  梅雨季,盛夏之前的最后一程清凉。每当这个时节,我都会在心中供奉着一种烟雨江南,也期待着新时代的烟雨江南。

  (作者 王友良 单位:江苏省苏州市纪委监委)

  

  


原文链接:http://www.gsjw.gov.cn/contents/54442.html
[免责声明] 本文来源于网络转载,仅供学习交流使用,不构成商业目的。版权归原作者所有,如涉及作品内容、版权和其它问题,请在30日内与本网联系,我们将在第一时间处理。

上一篇:素风猎猎

下一篇:到农村去“补课”

本网概况 联系我们 会员服务 免责声明 网站地图
本站部分信息由相应民事主体自行提供,该信息内容的真实性、准确性和合法性应由该民事主体负责。廉政时评网 对此不承担任何保证责任。
本网部分转载文章、图片等无法联系到权利人,请相关权利人与本网站联系。
北京中律政通咨询有限公司主办--全国政务信息一体化应用平台
廉政时评网 lzsp.org.cn 版权所有。
联系电话:010-57028685;监督电话:15010596982;违法和不良信息举报电话:010-57028685
地址:北京市西城区砖塔胡同56号院西配楼。
联系QQ:871104617