新中国成立初期积极争取海外留学生回国
周恩来与自英归国的李四光亲切交谈。
新中国成立初期,中国共产党的工作重心逐渐由革命向建设过渡,对各类建设人才的需求日益急迫。据统计,当时在海外的中国留学生尚有5600余人,主要分布在美、日、英、法等国,得到中共中央及中央人民政府高度重视。
调查联系留学生,积极开展宣传
1949年12月6日,为争取海外留学生回国,政务院文化教育委员会成立了办理留学生回国事务委员会(简称“办委会”),统一办理海外留学生回国事宜。
新中国通过多种途径,调查海外留学生的基本情况,查明有无使其回国的可能性。主要方法是调查留学生在国内的亲属、朋友,以及回国留学生、国外侨民团体、学生组织等,获取详细信息。
在进行调查的同时,利用多种关系联系海外留学生,呼吁其早日回国。“办委会”、全国学联、中国科协及其地方分会等组织致信海外留学生,表达中共中央对知识分子的关爱,号召留学生回国。此外,还通过已回国留学生致信尚未回国的同学或师友,介绍自己良好的亲身体会,现身说法地消除海外留学生的各种顾虑;通过留学生家属致信在外求学的子女亲属,规劝他们回国与亲人团聚;通过知名科学家、学者、教授等致信在外求学的学生、同行或朋友,争取他们回国。仅1950年上半年,这些信件就达200余封。
宣传中国共产党良好政治形象和新中国新气象,是另一项重要工作。由于意识形态的差别,当时欧美各国对新中国的舆论报道多持消极态度。为此,新华社和国际新闻局(外文出版社前身)及时整理国内新闻,电送海外留学生所在国的一些报社或杂志社。文化部对外文化事务联络局还寄出45种书籍(共600余册)以及《人民中国》等刊物,宣传新中国政府对海外留学生的政策。
值得注意的是,新中国还利用了一些海外留学生组织开展联系和宣传活动。比如在中共在美工作领导小组的指导下,留美中国科学工作者协会创办《留美科协通讯》,对新中国进行多方位、全景式报道。
提供外交保障,协助留学生回国
新中国成立初期,外交环境并不安定,英、美、日政府均不同程度限制留学生回国。为了营救海外留学生,新中国政府做了大量外交工作。
当时,海外留学生多乘轮船经香港转道回国,英国政府对过港学人百般留难。为帮助留学生回国,“办委会”特寄交每位拟回国留学生一份信件,内称:“中华人民共和国欢迎你及所有留学生回到自己祖国,参加建设,为人民服务。你们只要持有足以说明你们留学生身份的证件,即可进入国境。”以此作为留学生过港时交涉签证的依据。
朝鲜战争爆发后,中美关系走向全面对抗。美国政府认为中国留学生掌握着对中美两国国防安全至关重要的科学技术,因此开始通过停止办理签证、破坏留学生组织、无故逮捕学生等手段阻挠留学生回国。到1951年9月,美国司法部正式颁布禁止中国留学生出境的命令。
新中国政府强烈谴责美国的上述行径,通过外交途径保护留美学生的人身安全与行动自由。1954年5月日内瓦会议期间,中共中央指示中国代表团发言人黄华公开发表了“美国无理扣压中国留学生”的言论。之后,在周恩来的领导和王炳南的斡旋下,中美双方在当年6月至次年9月间进行了多次会谈,讨论留美学生及双方侨民回国事宜。最终,美方于1954年11月发表了《关于双方平民回国问题协议的声明》,宣布全面取消对中国留学生的出境限制。
热情接待留学生,妥善安置工作
留学生抵达香港后,可由水陆两道前往内地,一路乘火车至广州,一路转乘轮船至天津。回到祖国后,新中国政府给予留学生一系列特别款待和优惠政策。比如广州和天津人民政府热烈欢迎留学生回国,均派专人至车站或码头迎接。到达北京后,留学生们先至“办委会”登记在册个人信息,交验学历证明文件。如暂时没有住处,可持“办委会”开具的介绍信,到教育部招待所免费住宿。为使回国留学生深入了解新中国的建设情况,“办委会”多次组织实地参观和访问活动,以增加其感性认识。此外,周恩来批示每年组织在京新回国留学生参加国庆大典观礼,1950年的国庆典礼即有80多名回国留学生受邀参加。1956年2月20日,高教部长杨秀峰在北京饭店举行盛大宴会,欢迎历年回国的留学生。次年5月10日,留学生家属联谊会在北京饭店举行盛大晚会,有1000多位回国留学生及其家属参加。
争取海外留学生回国工作的一项重要内容,是工作安置问题。“办委会”安置工作的原则是:学社会科学的留学生,一般动员他们先去华北人民革命大学学习,然后再参加工作;学自然科学的留学生,一般动员他们马上工作,在工作中学习;需要政府帮助解决工作问题者,根据本人专长、志愿及客观需要,与有关部门洽商解决;对回国前或回国后自己落实单位的回国人员,基本尊重其意愿。1950年上半年,要求政府帮助就业者共409人,约有90%在抵京后30天内解决工作问题。1949—1954年,在京登记在册的回国留学生中有97.6%顺利就业。相比国民党政府统治时期应届毕业学生就业异常困难,这一比例是相当高的。
(摘编自《百年潮》2023年第3期 裴广强/文)
责任编辑:魏捷
原文链接:http://www.sx-dj.gov.cn/a/dscq/20230612/91607.shtml
[免责声明] 本文来源于网络转载,仅供学习交流使用,不构成商业目的。版权归原作者所有,如涉及作品内容、版权和其它问题,请在30日内与本网联系,我们将在第一时间处理。
上一篇:邓小平坚持终身学习
下一篇:中央苏区的反官僚主义斗争
最新加入
全国公安刑侦部门深入...
2025-01-06最高检召开专家学者座...
2025-01-03“田间课堂”接地气 ...
2025-01-03农业农村部党组理论学...
2024-12-25内蒙古法制报:最虔诚...
2024-12-25喜报!他们入选全国“...
2024-12-25检察日报: 为企业挽...
2024-12-25检察日报:打造“肇亮...
2024-12-25北疆检察护民生丨包头...
2024-12-25
热门资讯
盘锦市盘山县人民法院...
2023-12-15致中共泗洪县委杨云峰...
2022-06-17邹福君带人来政讯通-...
2021-11-12兴义市教育局滥用职权...
2024-06-04致河源市人民政府李勇...
2023-11-03邹福君,自称中国雷锋...
2021-11-10致广东省人民政府王伟...
2023-11-03《〈实践论〉〈矛盾论...
2021-08-21邹福君,自称中国影响...
2021-11-09内蒙古莫旗林业部门及...
2021-09-02