政讯通中心

欢迎访问廉政时评网!

当前所在:首页 > 廉政文化 > 正文

周敦颐的君子之莲与君子之行

发布时间:2021-05-08 来源: 作者: 浏览量:0

  

  周敦颐(1017—1073年),字茂叔,号濂溪,后人称濂溪先生,北宋道州营道(今湖南道县)人。他不仅是宋代理学思想的开山鼻祖,而且毕生都在自觉躬身笃行儒家的价值理想和道德人格,以其卓越的君子风范为后人所景仰。在他的文学名篇《爱莲说》中,周敦颐以莲花自喻,展现了对莲花所象征的君子德行和理想境界的追求,成就了莲花的君子意象。

  在我国的传统文化中,莲花有着“比德”之花的美誉,战国末期伟大的爱国诗人屈原在《楚辞》中借莲花等抒发他的远大理想和“举世皆浊我独清”的芳洁之志,“制芰荷以为衣兮,集芙蓉以为裳”“采薜荔兮水中,搴芙蓉兮木末”,开创了莲花人格意向的先河。而作为宋代理学宗师的周敦颐则在其旷世名篇《爱莲说》中,以理观莲,将君子的特质赋形于莲花,使莲花超越了其他“水陆草木之花”,成为“出淤泥而不染,濯清涟而不妖”的君子之花,自此,“君子莲”就成为士大夫完美德行的象征之物。

  周敦颐不仅热情地赞颂莲花,更喜与莲花相依相伴。宋神宗熙宁四年(1071年),周敦颐知南康军,他让人在县衙东侧开挖了一口池塘,种满莲花,取名“爱莲池”。公余饭后经常邀请好友于池畔赏花品茗。一年以后,周敦颐因病辞官,他又来到他喜爱的庐山,在莲花峰下定居下来,并同时创办濂溪书堂,传播他的理学思想。淳熙六年(1179年),朱熹调知南康军,出于对周敦颐的仰慕之情,重修爱莲池,建立爱莲堂,请人将周敦颐《爱莲说》刻之于石立于池旁,让人们在欣赏莲花清香玉洁的同时,追思周敦颐光风霁月般的人品。

  在《爱莲说》中,周敦颐赋予了三种花不同的象征意义:菊花代表道家的“隐逸者”,莲花代表儒家的“君子”,以及牡丹代表世俗凡人“富贵者”。莲花何以能代表君子?元儒王义山所作《君子堂记》阐释道:莲有君子之道四焉:出淤泥而不染,一也;濯清涟而不妖,二也;中通外直,不蔓不枝,三也;香远益清,亭亭净植,可远观而不可亵玩,四也。比德于君子也。也就是说,莲花具有象征君子德行的四种可贵品质。与道家“隐逸者”的消极避世和俗世凡人的物欲追求不同,经国济世、修身自律、重义轻利,是儒家推崇的君子风范,也是周敦颐毕生恪守和躬行的人生准则。

  周敦颐爱莲,常以莲花般高洁的君子品格自励,在多年的仕宦生涯中,他始终正道而行,廉洁自守。

  在周敦颐看来,君子的重要品质之一是“中通外直”,就是既要勇于任事、刚毅有为,又要坚持操守、不趋炎附势。周敦颐出生于书香仕宦家庭,从小便立志成为“上匡君,下济民”的圣贤君子。他为官30余载,历10余州县,虽然一直担任地方官职,但始终“执事以济众为怀”,施泽于民,政绩十分突出,清代张伯行曾经称赞他“政事精绝,宦业过人”。据《周敦颐年谱》记载:周敦颐24岁时到洪州分宁县(今江西修水)任主簿。一到分宁,年轻的周敦颐就解决了一起陈年旧案,令当地人十分惊讶,众人交口称赞:“老吏不如也。”足见周敦颐精明强干、能力过人。每任一地,他都秉公办事,为民兴利除害,深受百姓爱戴。28岁时他调任南安军任司理参军,当时南安府监狱内有一重犯按律不该处死,但上司王逵生性苛虐,坚持要处以极刑。周敦颐不畏权势,据理力争,甚至以宁可辞官不做对此抗争,王逵被他的凛然正气所慑服,不仅秉公处理了该囚犯,还向朝廷鼎力举荐了周敦颐。作为下级小吏的周敦颐体现出了重大义的君子气概。熙宁三年(1070年),周敦颐任广南东路提点刑狱。在巡按端州时,他发现知州杜谘利用职权,滥采著名的“端溪砚石”,与民争利,百姓怨声载道。周敦颐上报朝廷,争得朝廷正式下令限制端州官员仅可取砚石二枚。禁令一出,贪风顿息,百姓欢呼雀跃。周敦颐在任广南东路提点刑狱的一年之中,恪尽职守,不辞辛劳,不避瘴疠,行程遍及“荒涯绝岛”。由于周敦颐长期尽心职守、勤勉辛劳,最终身患重疾,在熙宁六年(1073年)便去世了,时年57岁。

  儒家入世,但不从俗;既要担当做事,又要保持名节。修身自律是儒家倡导的君子之行。周敦颐一生,始终恪守着儒家君子的道德标准,他生活的北宋中叶,吏治腐败,贪腐盛行,而周敦颐为官30余载,始终不随波逐流、同流合污。《濂溪先生墓志铭》中记载,宋至和元年(1054年),周敦颐任洪州南昌知州时,曾一度因工作过于劳累而病危,他的好友潘兴嗣赶来为他料理后事时却发现,其家“服御之物,止一敝箧,钱不满百”。此时周敦颐已经为官10余年却家无余财,真可谓是一身正气,两袖清风。在现实生活中,周敦颐虽淡泊名利、安于清贫,但对待亲朋旧交却极讲道义,常常倾力相助。在郴县为官时,知州李初平去世,留下幼子,他毫不犹豫地“为护其丧归葬之,往来经纪其家,始终不懈”。对他的品行,熟悉他的官僚士大夫们无不交口称赞。苏轼赞颂他:“先生本全德,廉退乃一隅。”黄庭坚称赞他:“茂叔人品甚高,胸中洒落,如光风霁月。”

  周敦颐和他的《爱莲说》为后世树立了君子的品格意向。像君子般圣洁的莲花常开不败,如莲花般高贵的君子之风亘古弥新,业已成为一种道德流传、官德示范、文化延续,渗透到了中华民族血脉里,代代相传,烛照未来。(陈洁)

上一篇:五一放歌

下一篇:数树

本网概况 联系我们 会员服务 免责声明 网站地图
本站部分信息由相应民事主体自行提供,该信息内容的真实性、准确性和合法性应由该民事主体负责。廉政时评网 对此不承担任何保证责任。
本网部分转载文章、图片等无法联系到权利人,请相关权利人与本网站联系。
北京中律政通咨询有限公司主办--全国政务信息一体化应用平台
廉政时评网 lzsp.org.cn 版权所有。
联系电话:010-57028685;监督电话:15010596982;违法和不良信息举报电话:010-57028685
地址:北京市西城区砖塔胡同56号院西配楼。
联系QQ:871104617