政讯通中心

欢迎访问廉政时评网!

当前所在:首页 > 廉政文化 > 正文

王尔琢家书:“儿已决意以身许国”

发布时间:2023-09-24 来源: 陕西党建网 作者:佚名 浏览量:0

  1695004802163003609.png

  图为王尔琢在井冈山的雕塑像。

  王尔琢,黄埔军校一期的高材生,中国工农红军第4军参谋长,在革命道路上,他曾立下誓言:“革命不成功,不剃头、不刮胡子。”被众人赞誉为“美髯公”,于是直到阵前牺牲,他依旧一捧长髯。

  24岁的“美髯公”

  21岁那年,王尔琢考入黄埔军校第一期,自此走上革命道路。在校期间,他表现优异,时任军校政治部主任的周恩来对他也颇为赏识,年底,王尔琢在周恩来介绍下加入了中国共产党。

  1926年夏,王尔琢在北伐战争中,奋勇杀敌、屡立战功。北伐军攻克武昌后,王尔琢写信给他满心牵挂的妻子和从未谋面的女儿,让母女俩到武汉团聚。没想到,还没等到团聚,全国革命形势发生急剧变化,一家人终究没能见上一面。

  1927年,王尔琢参加了八一南昌起义。在战斗中,他率领敢死队冒着枪林弹雨,一口气冲进敌人的指挥部。起义后,王尔琢同朱德、陈毅一起,带领起义部队的余部转战湘南,将革命的火种保留了下来。也就从那时起,他蓄须明志:革命不成功,不剃头、不刮胡子。毛泽东曾对人笑称:“别看他长发长胡,可他还是个二十刚出头的英俊小伙子呢!”日后,王尔琢随朱德转战闽赣边界。

  1928年1月,朱德、王尔琢带领起义部队开进宜章县城,拉开了湘南起义的序幕。王尔琢以出色的军事才干,为朱德出谋划策,在郴州创建了革命根据地,一举取得了“湘南暴动”特大胜利,紧接着,王尔琢又与时在井冈山的毛泽东联系,及时促成宁冈县砻市“朱毛”会师,使中国革命进入大转折。两军会师后,合编为“工农革命军第4军”,简称“红四军”,王尔琢被任命为红四军第一任参谋长。王尔琢从提任参谋长到1928年8月25日牺牲的短短4个月,是他军旅生涯中最灿烂的一页。

  魂归思顺墟

  王尔琢善治军、会打仗,协助毛泽东、朱德先后取得五斗江、草市坳、龙源口等战斗的胜利,三战三捷,粉碎了国民党军发动的第二、三、四次大规模“进剿”,他率领的28团因行动迅速、作战英勇,被誉为“飞兵团”,王尔琢也被称为“飞兵团长”。

  1928年,在江西崇义县思顺圩,刚编入二十八团的二营营长袁崇全裹胁士兵叛逃,王尔琢认为跟着袁崇全叛逃的大部分人是受了蒙蔽,主张“喊回来”,自告奋勇率队去做叛逃官兵的工作,“我是他们的团长,还是我亲自去把他们接回来”。8月25日晚,王尔琢快马追上叛军,不顾危险,不断喊话:“同志们别怕,我是你们的团长王尔琢,是来接你们回去的!”反复喊了几遍后,山上的士兵逐渐下来了,就在此时,气急败坏的袁崇全突然开枪射击,王尔琢躲闪不及,中弹倒在血泊之中。最终,被袁崇全胁迫走的五个连全部归队,王尔琢却献出了自己年轻的生命。

  王尔琢牺牲的消息传来,红四军中一片痛哭之声,将士们将他葬在江西省崇义县思顺圩外虎形岭上,在追悼王尔琢大会上,一副由毛泽东起草、陈毅书写的挽联格外醒目:“一哭尔琢,二哭尔琢,尔琢今已矣,留却重任谁承受?生为阶级,死为阶级,阶级后如何?得到胜利方始休!”

  革命不成功立誓不回家

  战功赫赫的王尔琢在短短的25年生命里,与家人相处的时间实在是少之又少,甚至连亲生女儿的面都没见过。

  王尔琢有一个青梅竹马,名叫郑凤翠。1923年10月8日,王尔琢与郑凤翠携手走进婚姻殿堂。然而,幸福恩爱的生活只持续了短短三个月,王尔琢便离家别妻赴黄埔军校学习。临别时,王尔琢对已有身孕的妻子说:“生儿是你的靠,生女是你的伴,生儿取名摘祚,生女取名桂芳。”但谁也没有料到,这次分别竟成了永诀。

  1927年初,王尔琢随北伐军到达武汉。虽然军旅劳顿,但他却时刻牵挂着远在家乡的妻子和从未谋面的女儿。他托人在武汉黄土坡21号租了一间房,然后给妻子去信,要她们母女到武汉团聚。不料,“四一二”风云突变,战功显赫的北伐将领成了被通缉的“中共要犯”。王尔琢来不及在武汉等待妻儿的到来,就只身潜往上海寻找党组织。

  郑凤翠带着幼女桂芳历经千辛万苦抵达武汉,满怀期待地来到他们相约的小屋,丈夫却音讯全无。在百般打听王尔琢消息无果后,她极度失望地带着女儿默默回到湖南老家。行前,她给丈夫留下了一封信:“我和你的女儿小桂芳,于二月初二从家动身,在长沙住了三个月,直到二十八日,才好不容易来到武汉,来到你约我和桂芳会面的地方。不知你到哪里去了,没有见到你,小桂芳心里很难过……”

  王尔琢来到相约之地,却是人去楼空。读到妻子的信,王尔琢满怀歉疚,他当即拿起笔,给父亲写下了一封情真意切的信:

  “凤翠母女此次来汉,未谋一面,深为憾事。儿何尝不想念着骨肉的团聚,儿何尝不眷恋着家庭的亲密,但上海、长沙烈士们殷红的血迹燃起了儿的满腔怒火,乱葬岗上孤儿寡母的哭声斩断了儿的万缕归思。为了让千千万万的母亲和孩子能过上好日子,为了让白发苍苍的老人皆可享乐天年,儿已决意以身许国!革命不成功,立誓不回家。凤翠娘家父母双亡,望大人善待儿媳,见凤翠如见儿一般……”

  这是王尔琢的最后一封家书,实际上成了一封“托孤书”,王尔琢牺牲后,郑凤翠独自抚养女儿,1945年,王尔琢牺牲的第17年,刚满21岁的女儿桂芳带着终生没有见过父亲的遗憾,因病不治。

  1988年6月,85岁的郑凤翠去世。家人清点遗物时,在一个首饰盒里发现了60粒杏仁,当年正是王尔琢牺牲的60周年。根据遗愿,她被安葬在年轻时和王尔琢经常玩耍的松岭下,墓碑正对着王尔琢当年走出家乡、参加革命的大路。

  (摘编自环球网 鲍宇雁 梅旭航/文)

  责任编辑:魏捷


原文链接:http://www.sx-dj.gov.cn/a/dscq/20230918/98696.shtml
[免责声明] 本文来源于网络转载,仅供学习交流使用,不构成商业目的。版权归原作者所有,如涉及作品内容、版权和其它问题,请在30日内与本网联系,我们将在第一时间处理。
本网概况 联系我们 会员服务 免责声明 网站地图
本站部分信息由相应民事主体自行提供,该信息内容的真实性、准确性和合法性应由该民事主体负责。廉政时评网 对此不承担任何保证责任。
本网部分转载文章、图片等无法联系到权利人,请相关权利人与本网站联系。
北京中律政通咨询有限公司主办--全国政务信息一体化应用平台
廉政时评网 lzsp.org.cn 版权所有。
联系电话:010-57028685;监督电话:15010596982;违法和不良信息举报电话:010-57028685
地址:北京市西城区砖塔胡同56号院西配楼。
联系QQ:871104617