从数学天才到抗联名将
1926年,夏末秋初的北平,暑气渐渐散去。冯仲云踏入清华大学的校门,他是当年清华大学数学系招收的唯一一名学生,大好的前程正向他招手。谁也没想到,这位从江南水乡走出的数学天才,日后会毅然投笔从戎去,成为东北抗联英雄。
冯仲云自幼聪颖,考入清华大学后,他师从著名数学家熊庆来教授,这是多少人梦寐以求的求学机会。在老师眼中,冯仲云对数学敏感,堪称天才。
在清华求学期间,冯仲云阅读了许多进步书籍,逐渐接受了共产主义思想。1927年,国民党串通军阀张作霖杀害了李大钊,这一事件促使冯仲云最终下定决心走上革命道路——李大钊遇害的第三天,冯仲云便秘密加入了中国共产党。1928年开始,他担任中共清华大学党支部书记。
临近毕业,冯仲云因参加党的集会被驻防北京的阎锡山部逮捕,在狱中受尽磨难,曾经在刑场陪绑。但这些磨难不但没有消沉他的革命斗志,反而使他更加坚定了信念。其女冯忆罗回忆说,在当时这个革命形势的发展,他看到就是当时只有共产党才是真正救国救民。更重要的他自己觉得他的路,他一生要走什么样的路已经比较坚定了。
这样的选择,冯仲云的一生经历过很多次。每一次,他都选择同祖国利益联系在一起,书写了跌宕起伏的人生。
1930年10月,出狱后的冯仲云正式投笔从戎。老师为他放弃数学深感惋惜。然而,冯仲云并非不爱科学,但为了国家和民族的未来,他毅然用书写公式的手拿起了枪。从此,中国少了一位未来的数学家,多了一位伟大的革命者。
出狱后的冯仲云身份暴露,经介绍,他来到哈尔滨商船学校任教,开始了哈尔滨的地下党生活。冯仲云以学校教师的身份为掩护,从事革命工作。在他的努力下,中共东北商船学校和船工党支部建立起来,并发展了20余名党员。
1931年,九一八事变爆发,东北沦陷。冯仲云放弃随校南迁的机会,留在了东北。1933年,满洲省委秘书处搬到小戎街2号,时任省委秘书长冯仲云以大学教授的公开身份为掩护在这里安家。省委的全部重要文件都保存在冯家客厅的大沙发靠背里,夜深人静的时候冯仲云夫妇用孩子的哭声掩盖印刷文件的声音。冯仲云的家成为当时中国共产党领导东北人民进行抗日斗争的“总指挥部”和省委的“文件库”。
十余年艰苦卓绝的抗战中,冯仲云以坚韧顽强的意志,与抗日军民奋战在白山黑水之间。在行军作战的间隙给战士们讲课,宣传党的抗日方针政策;深入到每个抗日游击区,了解情况,解决问题,积极帮助地方恢复和建立党组织,发展党团员;抽出时间自学俄文,阅读大量革命军事著作,并翻译许多资料,供部队学习使用,给日本侵略者以沉重打击。
生逢乱世,冯仲云不仅坚守理想信念,对家庭也始终忠贞不渝。冯仲云和妻子薛雯两小无猜,青梅竹马。后来薛雯从江苏常州来到北平,再随丈夫赴哈尔滨,一路陪伴,并在丈夫的引导下也走上革命道路。冯仲云利用教师身份掩护做地下工作,薛雯负责机密文件的保管和秘密接头。夫妻二人配合默契,多次躲过伪满和日本人的检查。
因为革命需要,二人不得不在1934年分离。临别时,冯仲云对妻子说:“咱们这次离别,也可能永久见不到了,但是你即便这样,你决不能辜负党;你回去以后可能你也很快能回来,通过组织找到我去的地方;也可能过十年、十五年咱们还能见面,那就是咱们把日本鬼子打出去。”没想到,这一别就是12年。
12年中,冯仲云对妻子、儿女的感情就和他所秉持的理想一样坚定。在那艰苦的岁月里,有人也曾给冯仲云介绍过,也曾有女战士追求过他,但他总是说,“我要坚守离别时的诺言,一定要等到同她团聚,我相信这一天很快会到来”。
1945年8月,日本无条件投降,回到东北的冯仲云立即通过组织关系寻找妻儿。薛雯带着孩子经苏北、山东解放区,再渡海到达安东,又绕道朝鲜,终于在1946年7月,一家人得以在哈尔滨重逢。共同的事业,共同的理想,共同的信念,造就了两位坚强的战士。
在冯仲云的身上还有许多标签:松江省人民政府主席,哈尔滨工业大学校长,北京图书馆馆长,水利部、水利电力部副部长兼华东水利学院院长……
凭借着在清华学习时受到的熏陶和远见卓识,冯仲云深知科学技术和人才培养的重要性。他给自己提出的任务中有两条是“研究科学技术,不但担任领导工作,还要成为建设新中国的工程师;认真培养一批工程师、专家,在建设祖国的工业化中能桃李满天下”。
1949年,冯仲云兼任哈尔滨工业大学校长。当时办学条件艰苦,对新学科了解也不够,但他清楚,要办好学校首先要解决教师、干部队伍的问题。他给省委打报告,配齐了从党总支书记到各科室的干部。他亲自写信到上海、杭州等地聘请教师,充实了教师队伍,完善了学校建制,又聘请苏联专家来哈工大工作,帮助建设专业、培养教师和研究生。根据哈工大历史情况和国家工业化建设的整体布局,冯仲云向中央建议把哈工大改建扩建成一个五年制理工科大学。以此为起点,哈工大步入了改建扩建,进入全国第一批重点大学的行列。
在水利电力部任副部长期间,冯仲云重视科研,组建水利科学研究院,为新中国的水电业解决过许多重大科研课题,培育了大批英才。
作为抗联将领中为数不多的幸存者,冯仲云时刻不忘抗日战争中牺牲的烈士和同甘共苦的群众。冯家的客人特别多,有烈士子弟,有老区的群众、老部下。对于老区来的群众,中央有一笔招待费用,但冯仲云却从来没用过。接待客人,从来都是自己掏钱。
1952年,冯仲云从松江省人民政府主席的岗位上退下来时,他带着全家坐火车到北京带的所有财产仅仅是13箱书,里面是马克思主义经典作家的著作及大量外文数学专著。冯仲云生活简朴,从不为自己的子女和家属谋私利。在任北京图书馆馆长期间,他的住所是一个窄小的院子,三幢十分陈旧的青砖平房,室内的地面是碎裂的方砖,门窗的油漆早已剥落。院里除了冯仲云一家外,还住着图书馆的单身职工。平时他和群众一起排队买票,一起做广播操,上下班都是步行。
一身正气而来,两袖清风而去。从冯仲云身上,我们听到了中国知识分子在民族危亡时刻发出的不甘于落后的最强音,看到了人民公仆永葆清正廉洁的本色,感受到了深厚的家国情怀。他的一生,忠于祖国、忠于党,忠于人民、忠于朋友,忠于家庭、忠于自己。
最新加入
全国公安刑侦部门深入...
2025-01-06最高检召开专家学者座...
2025-01-03“田间课堂”接地气 ...
2025-01-03农业农村部党组理论学...
2024-12-25内蒙古法制报:最虔诚...
2024-12-25喜报!他们入选全国“...
2024-12-25检察日报: 为企业挽...
2024-12-25检察日报:打造“肇亮...
2024-12-25北疆检察护民生丨包头...
2024-12-25
热门资讯
盘锦市盘山县人民法院...
2023-12-15致中共泗洪县委杨云峰...
2022-06-17邹福君带人来政讯通-...
2021-11-12兴义市教育局滥用职权...
2024-06-04致河源市人民政府李勇...
2023-11-03邹福君,自称中国雷锋...
2021-11-10致广东省人民政府王伟...
2023-11-03《〈实践论〉〈矛盾论...
2021-08-21邹福君,自称中国影响...
2021-11-09内蒙古莫旗林业部门及...
2021-09-02