政讯通中心

欢迎访问廉政时评网!

当前所在:首页 > 廉政观点 > 正文

荣昌铜鼓:一个丘陵小镇的“亩产论英雄”

发布时间:2024-06-05 来源: 七一网 作者:佚名 浏览量:0

  

  “亩产论英雄”是工业领域的概念,实质是以最小的资源环境代价,获得最大的效益产出。而在一个丘陵小镇——重庆市荣昌区铜鼓镇,也正流行着“亩产论英雄”。

  “粮食年年种,一亩田最多也就挣个几百元,传统种植模式赚不了钱,发展高效农业、进行产业融合才是激活农村发展活力的‘金钥匙’。”铜鼓镇党委书记黄成辉如是说。

  为此,铜鼓镇干群围绕村里产业基础、先天优势——蛋鸡、花椒、红色文化做起了“文章”,各种探索风生水起。

  

  每亩日“产”两万蛋

  5月28日上午10点,走进铜鼓镇康伊瑞农业开发有限公司,仿佛走进了一个“现代版”的“小鸡快跑”农场。

  占地约6亩、5米高的多层养鸡室里,蛋鸡在各自的“套间”里进食;自动收蛋机贯穿整个厂区,将鸡妈妈的“房间”与鸡蛋打包区直接相连;而养鸡室内外,大大小小的钢铁管道,则让不同配方的自制饲料“一键”送至每一只鸡妈妈面前。

  值得一提的是,养鸡室内除四五位包装工人外,仅有一两名工人在现场监督。

  “这里每天能产多少蛋?”记者忍不住问。

  “现在有15万羽鸡,每天能产14万枚鸡蛋,而且供不应求。”康伊瑞农业开发有限公司负责人康元德语气中不乏骄傲,在他的悉心管理下,平均每亩地每日就能“产出”2.3万枚鸡蛋。

  蛋鸡养殖是铜鼓镇传统产业,已存在十余年,可过去,6亩地最多养4万羽鸡。“如今铜鼓镇蛋鸡养殖产业已进行全面提升,养殖面积可能不足过去的三分之一,年产值却是过去的六七倍。”铜鼓镇党委副书记、镇长周里介绍。

  “亩产值”为何能提升如此之多?养鸡十余年的“老把式”康元德道出他的秘诀。

  “过去我们都是‘平面化’养鸡,占面积不说,喂养都靠人工,效率低。”而采用立体化智能养殖后,不但“亩产量”提高,劳务需求也大大降低。

  

  此外,铜鼓镇还与西南大学建立了合作关系,在专家指导下不断改进养殖方法。就以饲料为例,康元德坚持粮食喂养,严格选用新疆玉米、东北豆粕作为主饲料,并添加钙、磷等营养元素,甚至根据天气情况,加入中草药,让蛋鸡更健康,产蛋率大幅提升。

  经过多年实践,新的喂养方式正带给康元德越来越多的惊喜:应时而变的粮食配方饲料让产蛋率提升至业内顶尖;昔日臭气熏天的鸡粪经过加工,摇身一变成为抢手的有机肥料……科学养殖,为铜鼓山鸡蛋,创出一番新“钱”景。

  如今,铜鼓镇现有标准规模养殖场4个,总规模40余万羽,全年产蛋量达1.2亿枚,产值高达7000万。“铜鼓山鸡蛋”已因其粮食喂养、口感佳、营养高等特色,销遍川渝各地。

  一块地上三种“金”

  走进位于铜鼓镇刘骥村的重庆徐风伴夏农业有限公司椒麻药山鸡基地,郁郁葱葱的花椒林里,一只只黑羽乌骨鸡在林间奔跑,欢快觅食。

  “与圈养方式相比,这些乌骨鸡常年放养在林间,不仅降低了饲料成本,还使得乌骨鸡的肉质更加紧实、鲜美。”刘骥村党总支书记熊贵英介绍,好处还不止这一处。

  花椒是铜鼓的传统产业,目前已经发展6000余亩,但由于市场价格不稳定,产值较低,甚至一度出现入不敷出的情况。如何才能提升花椒产业效益,成为铜鼓之急。而花椒林下循环种养殖,就是其中一种解题思路。

  “一方面,掉落的树叶、地上的杂草以及虫子,为乌骨鸡提供了丰富的食物来源;另一方面,乌骨鸡产生的粪便又能为树木提供肥料,促进树木的生长和生态环境的改善。”徐风伴夏农业有限公司负责人、九三学社社员徐维丰笑道,“而且采用这种模式养殖出的鸡肉质紧实、绿色无公害,鸡蛋营养价值更丰富,因此市场售价也更高。”

  如今,椒麻药山鸡基地花椒年产量预计最高可达10万斤,年收益30多万元,而乌骨鸡和鸡蛋的年收益更可达250余万元。

  “我们提高农业‘亩产’的方式还不止这一种。”随徐维丰弯腰走进花椒林,一株株昂头而立的小花,如同绿色的烛台在风中舞动,“这就是这亩地上的第三金——中药材,半夏。”

  半夏喜阴,适合林下栽种,且药用价值高,亩产值是花椒的十倍以上。“今年我们只试种了50亩,但已初获成功,有多家药材公司都表达了购买意愿。明年,我们将把花椒林下套种半夏的种植面积扩大至500亩以上。”徐维丰眼里满是信心。

  而他的探索,只是铜鼓镇“花椒+”产业发展的一个缩影。近年来,铜鼓镇邀请业内专家试种价值更高的药用山椒,开发花椒香包、足浴包生产线,举办花椒采摘节、花椒鸡美食评比等一系列活动,为花椒“增值加薪”。2023年,铜鼓镇全年花椒销售产值1800余万元,线上销售额达300万元,带动500余户村民务工,户均增收9000元以上。

  红色研学也时尚

  “届时以红色旗帜为号,我们里应外合,誓要歼灭土匪!”

  4月5日,在铜鼓镇刘骥村铜鼓山研学小镇,十几位中学生正身着解放军的服装,参演《铜鼓山上花椒红》红色情景剧,沉浸式体验“铜鼓山剿匪记”。

  红色铜鼓山,英雄长眠地。登上寓意“来之不易”的99级台阶,铜鼓山研学小镇英烈园中“铜鼓山剿匪牺牲烈士永垂不朽”13个大字便伫立于眼前,提醒着每一位缅怀者,记住这里的故事。

  

  1949年12月7日,荣昌解放,但仍有地方反动势力勾结各方,聚集在铜鼓山寨,以图发动暴乱,颠覆新建立的人民政权。

  为聚歼盘踞在铜鼓山地区的土匪,第二野战军第12军35师103团联合地方武装发动铜鼓山剿匪战,他们以刺刀插入寨墙缝隙,从“刀梯”攀登爬上险要寨墙,里应外合,于一天之内击溃严防死守的土匪。

  这是一场在西南剿匪战役中著名的战斗。为纪念在此光荣牺牲的解放军刘骥连长和曹长有、刘拴兔排长等革命烈士,1998年4月5日,铜鼓山英烈园落成。

  但多年后,此地却鲜有人至。“英烈园距离荣昌区城中心近40公里,而且附近还没有成熟的配套设施。”铜鼓镇副镇长杨媚感慨,“又远又缺服务,来的人自然不多。”

  2023年,铜鼓镇决定依托已有资源,发展研学项目,引导刘骥村、共和村共同出资成立了重庆铜鼓山文旅公司,作为两村联合集体经济,从完善基础设施、配套服务以及丰富研学项目等角度,打造铜鼓山研学小镇。

  

  曾只能由摩托车通行的碎石路,扩宽为双向水泥路;英烈园中新增的铜鼓山剿匪作战地图等展示,引无数游客驻足;而古色古香的民宿、农家乐,则为研学活动带来更多乐趣。

  但在红色研学项目遍地开花的情况下,铜鼓研学小镇何以“别样红”?

  “有特色,才能有吸引力。”重庆铜鼓山文旅公司工作人员介绍,铜鼓山除了完善纪念馆、还原战争场景等常规性工作外,还与时俱进,特意开发了《铜鼓山上花椒红》红色沉浸式情景剧,扫雷、迫击炮、排兵布阵等体验项目,让游客得以身临其境,感受战争的残酷,触摸信仰的力量。

  2023年,铜鼓山研学小镇共开展100余场活动,其中党建及团建活动60余场、研学活动40余场等,仅农家乐便在半年内增收10余万元。

  随着蛋鸡、花椒、研学等产业的效益显现,“亩产论英雄”已成为全村上下的共识和实践,试种野菊花、发展“高山生态稻”、种植“共和红高粱”等探索还在这片红色的土地上不断向前。

  

  

  

  


原文链接:https://www.12371.gov.cn/Item/651942.aspx
[免责声明] 本文来源于网络转载,仅供学习交流使用,不构成商业目的。版权归原作者所有,如涉及作品内容、版权和其它问题,请在30日内与本网联系,我们将在第一时间处理。
本网概况 联系我们 会员服务 免责声明 网站地图
本站部分信息由相应民事主体自行提供,该信息内容的真实性、准确性和合法性应由该民事主体负责。廉政时评网 对此不承担任何保证责任。
本网部分转载文章、图片等无法联系到权利人,请相关权利人与本网站联系。
北京中律政通咨询有限公司主办--全国政务信息一体化应用平台
廉政时评网 lzsp.org.cn 版权所有。
联系电话:010-57028685;监督电话:15010596982;违法和不良信息举报电话:010-57028685
地址:北京市西城区砖塔胡同56号院西配楼。
联系QQ:871104617