政讯通中心

欢迎访问廉政时评网!

当前所在:首页 > 廉政观点 > 正文

武陵山纪行|白马山回响

发布时间:2024-06-15 来源: 七一网 作者:佚名 浏览量:0

  

  绵延千里的武陵山区,有着光荣革命历史和鲜明时代印记。

  1949年11月30日,中国人民解放军顺利进入重庆城区,重庆宣告解放。

  在此之前,一场发生于武隆境内的白马山战斗,打开了通往重庆的门户,成为解放大西南战役中的标志性一战。

  天地英雄气,千秋尚凛然。

  这次武陵山纪行,我们走进重庆市武隆区,沿着白马山战斗的行军路线,聆听当年解放军将士与父老乡亲之间血肉情深的动人故事,感悟新时代那山那水的华彩蝶变。

  采访过程中,我们怀揣一本村民花名册,上面既有这场战斗的亲历者,也有一心要将这份红色精神传承下去的后来人。走近他们,在拉话叙家常间,一个个感人肺腑又催人奋进的故事生动呈现。

  

  一张没有兑换的欠条

  2024年5月15日,武隆区锦江竹苑小区。

  听说有记者要来寻访当年白马山战斗的故事,已是耄耋之年的王碧琴早早地在小区门口等候,手里还特意拿着一份写成于2018年的数万字手稿。

  手稿里记载的,是一名13岁少年在当年那场战斗的亲身经历,也是他成年后饱含敬仰之情的人生感悟。这位少年正是王碧琴。

  

  时间回到1949年11月20日。

  那天,因为战乱休学的王碧琴,在土坎街(现武隆区羊角街道)上闲逛,远远便瞧见走来一支整齐有序的队伍。

  分不清是敌是友的王碧琴赶紧躲回家中,关上大门,从门缝中观察动静。

  只见行军的战士们走到街角处后,便安静地端坐在路边。

  一会儿,两名士兵上前敲响了王碧琴家的门。

  “请问,方便借用您家锅灶炒点干粮吗?”如此有礼貌的问询,王碧琴的母亲还是头一回听到。

  士兵站在门口,等待回音,未上前半步。直到王碧琴的母亲回应“方便,方便”后,士兵才跨进家门。

  “就不害怕是国民党军进来抢东西吗?”我们忍不住打岔提问。王碧琴猛抬眉头回应:“当然怕!但是很快就不怕了!”

  为何不怕?

  “他们和之前随意抢夺老百姓东西的国民党军不一样。”王碧琴斩钉截铁地说,“共产党不拿老百姓一针一线,这是真的。”

  母亲把两名士兵领进厨房后,他们便自己动手烧起了柴火。看出母亲仍有些紧张,他们一边介绍自己解放军的身份,一边操着四川口音话家常。

  眼瞅着气氛变得温和,一位士兵突然拉开话茬:“大娘,哪里有盐卖?”

  那个时候,当地食盐稀缺,素有“五十斤米换一斤盐”的说法,甚至有价无市。老百姓常常谈盐色变,害怕遭人抢夺。

  深知不吃盐身体没力气的母亲,毫不犹豫地接过士兵的话说:“现在外面买不到盐,你们把我家里的盐拿去吧。”

  说罢,一大坨岩盐摆在了士兵面前。欣喜之余,士兵准备支付盐钱,却遭母亲拒绝。无奈之下,士兵只好硬塞了张欠条给母亲,“给您打个欠条,以后可以找当地政府收款”。

  母亲有些泪目。

  “后来去兑换欠条了吗?”我们忍不住再次打岔问道。

  “哪里舍得哟!”看似简单的感叹,却道尽了王碧琴的感动。

  重庆全面解放后,王碧琴复学,之后走上从医路。他后来得知,这支队伍,正是解放军第四野战军47军141师,特意为解放百姓而来。

  此后,王碧琴便告诫自己,时刻铭记盐巴欠条背后的精神:“严明纪律”“为人民服务”。

  一座烈士陵园的铭记

  见过王碧琴的当晚,我们正酣畅地讨论着老人的叙述,突然接到武隆区江口镇党委书记李春霞的电话邀请,“我们这儿有一座烈士陵园,‘守陵人’冉老想跟你们聊聊战斗的故事,欢迎到江口来”。

  于是,次日天麻麻亮,我们从武隆城区出发,赶赴位于江口镇蔡家村罗洲路的江口烈士陵园。驱车约30分钟后,我们在烈士陵园入口处见到了年近八旬的“守陵人”冉启华。

  

  “守陵人”是大家对冉启华的惯称。退休后,他便全职当起陵园义务讲解员,免费为前来缅怀英魂的人们讲述革命故事。算上退休前的兼职讲解,冉启华已坚持了30余年。“江口有一道天然屏障——芙蓉江。当年在这里,为阻止解放军攻上白马山,国民党残军曾一把火点燃了过江的轮渡、浮桥,甚至还烧了县城。”没等多余的寒暄,冉启华已经打开了话匣子。

  1949年11月20日黄昏,解放军第二野战军12军36师行至芙蓉江岸,看见对面的熊熊大火,心急如焚,随即淌水过江。

  游过岸后,战士们却放弃追敌,全力灭火。

  不追敌,先救火,这是为何?

  “人民解放军为人民。”冉启华的回答掷地有声。他一边讲,一边带着我们径直走向台阶两侧的烈士墓处。

  冉启华弯下腰,用一双满是褶皱的手轻轻划过墓碑上的刻字,喃喃自语:“英雄啊,又有人来看你们咯。”

  英雄者,民族之魂。

  尽管硝烟飘逝70余载,但为人民解放而战的牺牲精神,穿过漫漫岁月,依然直击人心。

  这也是冉启华一直坚持为大家解说的动力所在。

  每当有人来访,冉启华都会先把大家带到墓碑旁,感受那一串串永不褪色的名字如何璀璨历史的星空。

  “现在的江口不同以往了,奔着芙蓉洞的名气,游客越来越多,顺道来缅怀英烈、了解历史的人也越来越多。”因为这,冉启华的干劲更足了,“好多故事还没等我开口,大家好像都有所了解,说明关注的人多了。”

  近年来,随着“关口西汉一号墓”遗址、长孙无忌墓、李进士故里石刻等旅游资源的深挖,江口镇丰美的生态资源和厚重的人文历史日益凸显,潜在的商机吸引了很多年轻人返乡创业。

  杨小勇是罗洲路上一家名为“乌江苑农家乐”餐馆的老板。

  忙完午餐高峰时段,杨小勇抹下额头的汗珠,大口喝完一瓶矿泉水后,向记者介绍起挂在餐馆墙上的几幅武隆风景照。

  “这就是我们创业的底气。”杨小勇返乡吃上“旅游饭”已有8年,年营业收入超过100万元,还带动周边一些居民进店务工增收。

  一位第一书记的追寻

  “陈书记,快来坐,这棵树下面不晒人!”

  第三日,在武隆区沧沟乡沧沟村沙台铺组的一棵桂花树下,我们见到了正在歇凉的沙台铺农业合作社社长谭远杨。他招呼的“陈书记”,便是沧沟村驻村第一书记陈明辉。

  “天气慢慢热起来了,该种西瓜了哟。”陈明辉叮嘱。

  “我家刚种了七八亩,大家都盼着今年的瓜能卖个好价钱咧!”老谭笑着回答。

  2021年5月,重庆市公安局监管总队一级警长陈明辉被重庆市委政法委乡村振兴帮扶集团派驻到沧沟村担任第一书记。

  上任后,陈明辉干的第一件事,就是协调资金帮村里发展西瓜、板角山羊、红薯粉等特色产业,并推动品牌建设,提高农产品美誉度。

  第一书记抓产业发展强村富民,在老谭的意料之中。但让他没想到的是,这位“城里人”一有空就爱拉着村里的老人聊天,聊的还是新中国成立前后的往事。

  原来,陈明辉查阅资料发现,白马山战斗打响后,解放军第四野战军47军141师曾路过沧沟村。

  村里的老人告诉他,解放军和国民党军队大不一样。解放军战士不进村民家里,不抢猪牛羊;征集粮食时,每斤粮食价格多少、重量多少,解放军都要一一记录,绝不坑农害农;部队离开时,解放军驻扎点周围打扫得十分干净……

  为记录下这段历史,传承好红色记忆,陈明辉走访了数十位村民,记下近百页笔记。

  

  1922年,时任国民革命军川东边防军警备旅旅长的贺龙曾率队驻扎于沧沟村。因四野部队和警备旅都纪律严明,村民以为两者是同一支部队。

  为了查证史实,陈明辉同驻村工作队队员、区档案馆工作人员一道,查阅了百余份资料。他还同村干部一起,前往位于湖南省桑植县的贺龙故居,花了3天时间查阅资料,终于弄清史实,最终整理成书面材料。

  村民为这段历史而感动,激发了促进乡村振兴的内生动力。党员们率先垂范,带动村民积极发展产业、推进社会治理。用陈明辉的话来说,现在是“干部说话有人听,干事有人跟”。

  众人拾柴火焰高。如今的沧沟村,产业有起色,农民收入大幅增长,还建起共享食堂,逢年过节会举办各类庆祝晚会、技能比赛。笑声、掌声交汇,山沟里的日子同样有滋有味。

  一个大山重镇的使命

  一路向西,此次纪行的最后一站,我们来到了白马镇,探访白马山战斗的最终发生地。

  乘汽车从镇上出发,沿“之”字形盘山公路驶往大山深处,让我们切身体会到白马山“上十八、下十八、中间又十八”的险峻地形。

  75年前,正是在这片山林中发生的激战,加快了重庆解放的进程,彻底粉碎了蒋介石“还都”重庆的迷梦。

  “我和家人躲在山洞里,看到对面的豹岩一带,子弹像红辣椒一样飞。”回忆起当年的战斗场景,82岁的白马镇铁佛村永合组村民田义信搬出凳子,在自家院坝坐下,开始滔滔不绝地讲述。

  

  在田义信的记忆里,大部分国民党军都凶神恶煞,解放军却个个和蔼可亲,连请村民担水、引路都会给钱。

  当时,田义信的母亲在玉米秸秆堆里发现了一位脚部受伤的战士,便自掏腰包请来医生医治,还让对方在家里休养了一个月。

  伤势逐渐好转,身无分文的战士便以帮做农活的方式,补偿母亲的花费。临走时,母亲想感谢这位战士,无奈战士却不愿透露姓名,只说自己是人民解放军。

  田义信说,正是解放军的到来,让自己从“八九岁前没穿过完整的衣服”到翻身解放,吃得饱、穿得暖,还有了上学识字的机会。

  出于对共产党的感恩,成年后,田义信积极担任生产队队长,带领村民修水渠、搞生产,还于1968年光荣入党。

  这些年,田义信亲眼见证了这片热土翻天覆地的变化:20世纪50年代至三线建设时期,白马镇建起军工厂,为当地工业发展打下坚实基础。之后,军工厂被改制为麻纺厂,工人一度达到五六千人。如今,白马镇被纳入武隆区工业园区白马组团,成为全区工业经济主战场。

  更让田义信想不到的是,大山里还造起了飞机。

  白马镇党委书记张毅介绍,目前,重庆市重点建设项目——傲得航空飞行器研发生产及配套项目已落户白马组团。聚焦“低空经济”,该项目不仅着力生产低空飞行器,还将开展飞行员培训、建设航空小镇等新业态,形成全新的产业链条。

  斗转星移。曾经硝烟弥漫的白马山,已然变了模样。

  当年交火激烈的战场,已变身为综合旅游度假区,让游客在游览山区独有的景致时,感悟红色土地的脉动。

  唯一不变的,是代代武隆人一直坚守在这片父辈祖辈拼搏、奋斗过的地方,用勤劳的双手与炽热的红心,描摹出一幅全新的美好生活画卷。

  

  

  

  

  


原文链接:https://www.12371.gov.cn/Item/652635.aspx
[免责声明] 本文来源于网络转载,仅供学习交流使用,不构成商业目的。版权归原作者所有,如涉及作品内容、版权和其它问题,请在30日内与本网联系,我们将在第一时间处理。
本站部分信息由相应民事主体自行提供,该信息内容的真实性、准确性和合法性应由该民事主体负责。廉政时评网 对此不承担任何保证责任。
本网部分转载文章、图片等无法联系到权利人,请相关权利人与本网站联系。
北京中律政通咨询有限公司主办--全国政务信息一体化应用平台
廉政时评网 lzsp.org.cn 版权所有。
联系电话:010-57028685;监督电话:15010596982;违法和不良信息举报电话:010-57028685
地址:北京市西城区砖塔胡同56号院西配楼。
联系QQ:871104617