政讯通中心

欢迎访问廉政时评网!

当前所在:首页 > 政务公开 > 正文

决定中国式现代化成败的关键一招——写在党的二十届三中全会召开之际

发布时间:2024-07-18 来源: 广东省监察委员会 作者:佚名 浏览量:0

  改革开放是当代中国大踏步赶上时代的重要法宝,是决定中国式现代化成败的关键一招。

  改革春潮滚滚向前。今天,党的二十届三中全会在北京开幕。这是在以中国式现代化全面推进强国建设、民族复兴伟业关键时期召开的一次十分重要的会议,对以进一步全面深化改革开辟中国式现代化广阔前景具有十分重要的意义。

  民族复兴不可逆转。新起点上,进一步全面深化改革,进一步解放思想、解放和发展社会生产力、解放和增强社会活力,不断为中国式现代化注入强劲动力、提供有力制度保障,中华民族伟大复兴必将在改革开放的进程中得以实现。

  改革开放永远在路上,中国式现代化就在正前方!

  (一)

  “实践发展永无止境,解放思想永无止境,改革开放也永无止境,停顿和倒退没有出路。”

  2012年12月,党的十八大闭幕后不久,习近平总书记第一次出京视察,便来到改革开放得风气之先的广东,向全党全国发出了深化改革开放新的宣言书、新的动员令。

  习近平总书记的铿锵话语,是历史的回声,也是时代的号角。秉承数千年变革和开放的精神气韵,中国共产党接续推进改革开放这场伟大革命。1978年12月,党的十一届三中全会开启了改革开放和社会主义现代化建设历史新时期,党和国家事业焕发出新的生机活力;2013年11月,党的十八届三中全会开启了全面深化改革、系统整体设计推进改革的新时代,开创了我国改革开放的全新局面。

  新时代全面深化改革,是一场思想理论的深刻变革。

  回首新时代之初,在历经30多年的改革开放后,容易的、皆大欢喜的改革已经完成,可以说“好吃的肉都吃掉了,剩下的都是难啃的硬骨头”。中国该向何处去?习近平总书记坚持以思想理论创新引领改革实践创新,以总结实践经验推动思想理论丰富和发展,从改革的总体目标、主攻方向、重点任务、方法路径等方面提出一系列具有突破性、战略性、指导性的重要思想和重大论断,科学回答了在新时代为什么要全面深化改革、怎样全面深化改革等一系列重大理论和实践问题,充分展现了一位马克思主义政治家、思想家、战略家的深刻洞察力、敏锐判断力、理论创造力。习近平总书记关于全面深化改革的重要论述,凝结着对改革开放历史经验的总结,体现了对社会主义现代化建设规律的深刻认识,是习近平新时代中国特色社会主义思想的重要组成部分,在引领新时代全面深化改革中展现着思想的光辉、实践的伟力。

  新时代全面深化改革,是一场改革组织方式的深刻变革。

  全面深化改革,新在全面,难在深化。新时代以来,改革进入深水区,更多面对的是深层次体制机制问题,仅仅依靠单个领域、单个层次的改革难以奏效。为了推进全面深化改革,习近平总书记将其纳入“四个全面”战略布局,亲自担任中央全面深化改革领导小组组长、中央全面深化改革委员会主任,主持召开70多次中央深改领导小组和中央深改委会议,加强党对全面深化改革的集中统一领导,以全局观念和系统思维谋划推进改革。在以习近平同志为核心的党中央坚强领导下,全面深化改革向广度和深度进军,从前期夯基垒台、立柱架梁,到中期全面推进、积厚成势,再到现阶段加强系统集成、协同高效,蹄疾步稳、有力有序解决各领域各方面体制性障碍、机制性梗阻、政策性创新问题,方向目标清晰,战略部署明确,方法路径高效,实现由局部探索、破冰突围到系统协调、全面深化的历史性转变,是一场全方位、深层次、根本性的改革。

  新时代全面深化改革,是一场国家制度和治理体系的深刻变革。

  “经国序民,正其制度。”任何一项改革,都是对制度的调整、治理的创新,最终都要以制度形式固定延续下来。全面深化改革,总目标是完善和发展中国特色社会主义制度,推进国家治理体系和治理能力现代化。在谋划推进改革过程中,以习近平同志为核心的党中央始终突出制度建设这条主线,不断健全制度框架,筑牢根本制度、完善基本制度、创新重要制度。在总目标的统领下,党的领导制度体系日益健全,社会主义市场经济体制更加完善,民主法治改革迈出重大步伐,文化体制改革深入推进,民生保障制度基础不断巩固,生态文明制度体系基本建立,党的建设制度和纪检监察体制改革取得历史性突破,国防和军队改革开创新局面……党的十八届三中全会确定的目标任务如期完成,各领域基础性制度框架基本确立,中国特色社会主义制度更加成熟更加定型,国家治理体系和治理能力现代化水平明显提高。

  新时代全面深化改革,是一场人民广泛参与的深刻变革。

  改革千头万绪,归根到底就是一个“人”字。习近平总书记鲜明指出:“老百姓关心什么、期盼什么,我们就要重视什么、关注什么,改革就要抓住什么、推进什么。”新时代以来,全面深化改革始终以人民为中心,坚持加强党的领导和尊重人民首创精神相结合,坚持顶层设计和摸着石头过河相协调,坚持试点先行和全面推进相促进,抓住人民最关心最直接最现实的利益问题推进重点领域改革,不断增强人民获得感、幸福感、安全感,全社会形成改革创新活力竞相迸发、充分涌流的生动局面。从户籍制度改革打破横亘在城乡之间的户籍二元化壁垒,到个人所得税改革惠及2.5亿人;从建成世界上规模最大的教育体系、社会保障体系、医疗卫生体系,到推进垃圾分类、清洁取暖、厕所革命……一桩桩“百姓事”,融入国家发展的顶层设计,成为改革的关注点、发力点,记录了全面深化改革造福人民的温暖足迹。

  山河为证,岁月为名。

  党的十一届三中全会是划时代的,党的十八届三中全会也是划时代的。放眼全世界,没有哪个国家和政党,能有这样的政治气魄和历史担当,敢于大刀阔斧、刀刃向内、自我革命,也没有哪个国家和政党,能在这么短时间内推动这么大范围、这么大规模、这么大力度的改革。

  (二)

  一路风雷激荡,一路凯歌嘹亮。

  党的十八大以来,以习近平同志为核心的党中央站在新的历史起点上部署推动全面深化改革,既取得了很多重大历史性成就,也创造和积累了很多改革的新鲜经验。

  ——坚持党的全面领导。办好中国的事情,关键在党。始终坚持和加强党的领导,坚持以伟大自我革命引领伟大社会革命,这是改革开放的成功密码,也是全面深化改革的制胜之道。新时代以来,习近平总书记亲力亲为抓改革,推动全面深化改革取得重大突破,引领中国实现新的伟大社会变革。实践充分证明,以习近平同志为核心的党中央的坚强领导,始终是全面深化改革的定海神针。新征程上,要牢牢坚持党的全面领导,坚定维护党中央权威和集中统一领导,发挥党总揽全局、协调各方的领导核心作用,把党的领导贯穿改革各方面全过程,确保改革始终沿着正确政治方向前进。

  ——坚持以人民为中心。为了人民而改革,改革才有意义;依靠人民而改革,改革才有动力。新时代以来,正是因为全面深化改革得到人民的拥护支持,激发出人民的无穷力量,让人民群众真真切切感受到了改革带来的变化,中国改革的航船才能够劈波斩浪、行稳致远,才能够取得历史性、革命性、开创性的伟大成就。无论遇到任何困难和挑战,只要有人民支持和参与,就没有克服不了的困难,就没有越不过的坎。新征程上,要牢牢坚持以人民为中心,尊重人民主体地位和首创精神,坚持人民有所呼、改革有所应,做到改革为了人民、改革依靠人民、改革成果由人民共享。

  ——坚持守正创新。改革不是改向,变革不是变色。正如习近平总书记所指出:“改革无论怎么改,坚持党的全面领导、坚持马克思主义、坚持中国特色社会主义道路、坚持人民民主专政等根本的东西绝对不能动摇。”全面深化改革,不是因为中国特色社会主义制度不好,而是要使它更好;同时坚定制度自信,也不是要故步自封,而是要不断革除体制机制弊端,让我们的制度成熟而持久。新征程上,要牢牢坚持守正创新,坚持中国特色社会主义不动摇,紧跟时代步伐,顺应实践发展,突出问题导向,在新的起点上推进理论创新、实践创新、制度创新、文化创新和其他各方面创新。

  ——坚持以制度建设为主线。制度管根本、管全局、管长远。改革本质上是一种破旧立新的活动,只有形成合理的制度,才能从根本上保障经济快速发展和社会长期稳定。新时代以来,全面深化改革着力破除各方面体制机制弊端,以前所未有的力度打开了崭新局面,许多领域实现历史性变革、系统性重塑、整体性重构,“中国之制”的巨大优越性不断彰显,“中国之治”的强大生命力日益迸发。新征程上,要牢牢坚持以制度建设为主线,加强顶层设计、总体谋划,破立并举、先立后破,筑牢根本制度,完善基本制度,创新重要制度,为推进中国式现代化提供有力制度保障。

  ——坚持全面依法治国。“法者,治之端也。”改革和法治如鸟之两翼、车之两轮,相辅相成、相伴而生。法治的实现离不开改革的推动,改革的深化也离不开法治的保障。二者协调统一,才能让我国社会在深刻变革中既生机勃勃又井然有序。新时代以来,全面深化改革取得历史性伟大成就,这与全面依法治国密切相关,因为法治发挥了至关重要的固根本、稳预期、利长远作用,筑牢了全面深化改革的法治根基。新征程上,要牢牢坚持全面依法治国,在法治轨道上深化改革、推进中国式现代化,做到改革和法治相统一,重大改革于法有据、及时把改革成果上升为法律制度。

  ——坚持系统观念。改革有破有立,得其法则事半功倍,不得法则事倍功半甚至产生负作用。全面深化改革牵一发而动全身,涉及问题之多、领域之广、矛盾之深前所未有,靠某个部门单兵突进行不通,靠几项改革举措零敲碎打更行不通。我们党之所以能够把进入深水区的改革不断向前推进,就是因为更加注重顶层设计和整体谋划,善于透过现象看本质、立足全局看局部,注重推动各项改革相互促进、良性互动、协同配合。新征程上,要牢牢坚持系统观念,处理好经济和社会、政府和市场、效率和公平、活力和秩序、发展和安全等重大关系,增强改革系统性、整体性、协同性。

  历史长河不息,时代考卷常新。

  古人说:“度之往事,验之来事,参之平素,可则决之。”善于总结经验是我们党的优良传统。进一步全面深化改革,就要总结和运用好改革开放以来特别是新时代全面深化改革的宝贵经验,为推进中国式现代化持续注入强劲动力。

  (三)

  山一程,水一程,全面深化改革启新程。

  当前和今后一个时期是以中国式现代化全面推进强国建设、民族复兴伟业的关键时期。面对纷繁复杂的国际国内形势,面对新一轮科技革命和产业变革,面对人民群众新期待,必须把全面深化改革作为推进中国式现代化的根本动力,作为稳大局、应变局、开新局的重要抓手,把准方向、守正创新、真抓实干,在新征程上谱写改革开放新篇章。

  这是坚持和完善中国特色社会主义制度、推进国家治理体系和治理能力现代化的必然要求。

  制度稳则国家稳,制度强则国家强。中国特色社会主义制度更加成熟更加定型是一个动态过程,国家治理体系和治理能力现代化也是一个动态过程,不可能一蹴而就,也不可能一劳永逸。当前,与推进中国式现代化的客观需要相比,与全面建成社会主义现代化强国的宏伟目标相比,我国国家制度和国家治理体系还存在一些不适应的地方,在健全国家治理急需、满足人民日益增长的美好生活需要必备、维护国家安全所急的法律制度等方面还存在短板弱项。因此,必须进一步全面深化改革,锚定完善和发展中国特色社会主义制度、推进国家治理体系和治理能力现代化这个总目标,构建系统完备、科学规范、运行有效的制度体系,以显著制度优势、强大制度效能更好支撑和服务中国式现代化。

  这是贯彻新发展理念、更好适应我国社会主要矛盾变化的必然要求。

  2015年10月,在党的十八届五中全会上,习近平总书记创造性提出新发展理念,开启了一场关系我国发展全局的深刻变革。贯彻新发展理念涉及一系列思维方式、行为方式、工作方式的变革,涉及一系列工作关系、社会关系、利益关系的调整,必须通过进一步全面深化改革,努力实现创新成为第一动力、协调成为内生特点、绿色成为普遍形态、开放成为必由之路、共享成为根本目的的高质量发展。进入新时代,我国社会主要矛盾已经转化为人民日益增长的美好生活需要和不平衡不充分的发展之间的矛盾。更好适应我国社会主要矛盾变化,也必须通过进一步全面深化改革,加快迈向更高质量、更有效率、更加公平、更可持续、更为安全的发展之路,更好满足人民日益增长的美好生活需要。

  这是坚持以人民为中心、让现代化建设成果更多更公平惠及全体人民的必然要求。

  习近平总书记指出:“人民对美好生活的向往就是我们的奋斗目标,抓改革、促发展,归根到底就是为了让人民过上更好的日子。”这是一个朴素的目标,纯粹且坚定,温暖而有力量。随着中国式现代化不断推进和拓展,人民对美好生活的向往更加强烈,不仅对物质文化生活提出了更高要求,而且在民主、法治、公平、正义、安全、环境等方面的要求也日益增长。中国式现代化是以人民为中心的现代化,必须从人民的整体利益、根本利益、长远利益出发,在进一步全面深化改革中不断优化制度安排,顺应人民对高品质生活的期待,走好新时代党的群众路线,把老百姓关切的事情融入国家发展的顶层设计,多推出一些民生所急、民心所向的改革举措,多办一些惠民生、暖民心、顺民意的实事。

  这是应对重大风险挑战、推动党和国家事业行稳致远的必然要求。

  “安而不忘危,存而不忘亡,治而不忘乱。”我们党在内忧外患中诞生,在磨难挫折中成长,在战胜风险挑战中壮大,始终有着强烈的忧患意识、风险意识。当前,我国发展面临着前所未有的风险挑战,既有国内的也有国际的,既有政治、经济、文化、社会等领域的也有来自自然界的,既有传统的也有非传统的,各种“黑天鹅”“灰犀牛”还会不期而至。更好应对前进道路上各种可以预见和难以预见的风险挑战,必须在全面深化改革中不断增强我国的经济实力、科技实力和综合国力,不断巩固发展人民安居乐业、社会安定有序的良好局面,确保党和国家有强大的实力和足够的底气经得起各种风浪冲击,走稳走好中国式现代化之路。

  这是推动构建人类命运共同体、在日趋激烈的国际竞争中赢得战略主动的必然要求。

  当今世界正处于百年未有之大变局,和平与发展面临新的挑战。一方面,世界之变、时代之变、历史之变正以前所未有的方式展开,和平赤字、发展赤字、安全赤字、治理赤字加重,人类社会面临前所未有的挑战;另一方面,新一轮科技革命和产业变革深入发展,对全球经济结构产生深刻影响,大国间的科技竞争和产业博弈全面加剧。大变局带来了大挑战,也带来了大机遇。中国式现代化是走和平发展道路的现代化,面对世界形势的不稳定性不确定性,面对全球科技创新和产业发展的新趋势,必须依靠进一步全面深化改革抓住机遇、应对挑战,不断增强我国发展的竞争力、持续力,积极抢占国际竞争制高点,并以自身的发展壮大世界和平的力量,为推动构建人类命运共同体贡献中国力量。

  这是解决大党独有难题、建设更加坚强有力的马克思主义政党的必然要求。

  习近平总书记谆谆告诫全党:“我们党历经百年、成就辉煌,党内党外、国内国外赞扬声很多。越是这样越要发扬自我革命精神,千万不能在一片喝彩声中迷失自我。”经过党的十八大以来全面从严治党,我们党的自我净化、自我完善、自我革新、自我提高能力显著增强,党在革命性锻造中更加坚强有力。不过,党内一些深层次问题尚未根本解决,一些老问题反弹回潮的可能始终存在,稍有松懈就会死灰复燃,新的问题还在不断出现,党面临的执政考验、改革开放考验、市场经济考验、外部环境考验将长期存在,精神懈怠危险、能力不足危险、脱离群众危险、消极腐败危险将长期存在。这些都是阻碍解决大党独有难题的“绊马索”,必须依靠进一步全面深化改革,着力解决“六个如何始终”的大党独有难题,确保党永远不变质、不变色、不变味。

  发展出题目,改革做文章。新征程上,还有许多未知领域,需要我们在实践中去大胆探索,通过进一步全面深化改革来推动事业发展,决不能刻舟求剑、守株待兔。

  (四)

  “改革不停顿、开放不止步,中国一定会有让世界刮目相看的新的更大奇迹。”

  2018年10月,在改革开放40周年之际,习近平总书记在广东向世界作出庄严宣示,传递出中国将改革开放进行到底的坚定决心。

  党的二十届三中全会召开,中国的改革再一次成为世界瞩目的焦点。新征程上,我国发展面临新的战略机遇、新的战略任务、新的战略阶段、新的战略要求、新的战略环境,进一步全面深化改革究竟要“改什么”“为谁改”“怎么改”“如何改到位”……这些设问催生了共同的思索。

  如同写文章,紧扣主题谋篇布局,才能上下贯通、前后衔接、首尾相援。做好进一步全面深化改革这篇大文章,也必须紧扣主题。这个主题就是推进中国式现代化。

  党的二十大擘画了全面建设社会主义现代化国家的宏伟蓝图,确立了以中国式现代化全面推进强国建设、民族复兴伟业的中心任务。推进中国式现代化,是新征程上凝聚全党全国人民智慧和力量的旗帜,也必然是进一步全面深化改革的主题。只有紧扣推进中国式现代化这个主题,精准发力、协同发力、持续发力,坚决破除妨碍推进中国式现代化的思想观念和体制机制弊端,着力破解深层次体制机制障碍和结构性矛盾,才能把中国式现代化不断推向前进。

  “从哪里来、到哪里去”,这不仅是一道哲学命题,也是推进改革的必答课题。进一步全面深化改革,必须以促进社会公平正义、增进人民福祉为出发点和落脚点。

  在中国共产党的改革哲学里,人民是改革事业的主角,既是改革受益者,也是改革推动者。无论改革的领域拓展到哪里,只要毫不动摇坚持以人民为中心,把为人民谋幸福作为检验改革成效的标尺,改革之船定能激流勇进,发展之路就会海阔天高。进一步全面深化改革,需要站在人民立场上把握和处理好涉及改革的重大问题,从人民利益出发谋划改革思路、制定改革举措,顺应民心、尊重民意、关注民情、致力民生,让人民群众收获改革带来的丰硕成果。

  问题是时代的声音,也是改革的动因。坚持问题导向是习近平新时代中国特色社会主义思想世界观和方法论的重要内容,也是进一步全面深化改革的重要遵循。

  问题是阻碍前进的“拦路虎”,“一山放过一山拦”,但人类社会就是在不断突破问题的过程中发展进步的,改革就是在解决一个个问题中往前推进的。当前,改革所面临问题的复杂程度、解决问题的艰巨程度都明显加大。进一步全面深化改革,需要把坚持问题导向贯穿始终,奔着问题去、盯着问题改,集中解决制度性的问题,集中解决社会矛盾比较尖锐的问题,集中解决群众反映比较强烈的问题。总之,哪里矛盾和问题最突出,就要重点抓哪里的改革。

  “举一纲而万目张,解一卷而众篇明。”抓住重点带动全局工作,这是我们党长期奋斗积累的重要经验,也是进一步全面深化改革必须牢牢掌握的思想和工作方法。

  改革开放40多年来,从农村到城市、从沿海到内地,经济体制改革始终是中国改革的突破口和重头戏。进一步全面深化改革,需要更加突出改革重点,抓住主要矛盾和矛盾的主要方面,坚持和发展我国基本经济制度,构建高水平社会主义市场经济体制,健全宏观经济治理体系和推动高质量发展体制机制,完善支持全面创新、城乡融合发展等体制机制,进一步解放和发展社会生产力、增强社会活力,推动生产关系和生产力、上层建筑和经济基础更好相适应。

  “事必有法,然后可成。”全面深化改革是一场深刻的社会革命,是一项复杂的系统工程,必须坚持正确的方法论,方能在攻坚克难中不断迈上新台阶、取得新胜利。

  在领导推动新时代全面深化改革的伟大实践中,习近平总书记深刻把握改革规律和特点,创造性提出全面深化改革的科学方法和有效路径,形成改革开放以来最丰富、最全面、最系统的改革方法论,为全面深化改革提供了科学指导和行动指南。进一步全面深化改革,必须以正确的方法论为指导,更加注重系统集成,加强各项改革举措的协调配套,增强改革整体效能,以钉钉子精神抓好改革落实,明确优先序,把握时度效,尽力而为、量力而行,切实把好事办好、实事办实、难事办妥。

  “行之力则知愈进,知之深则行愈达。”展望中国发展前景,推进中国式现代化是一个探索性事业,以改革为先导、向改革要动力,坚定不移进一步全面深化改革,我们一定能在强国建设、民族复兴新征程上创造新的更大奇迹!

  (五)

  潮涌珠江,万象更新。

  党的十八大以来,习近平总书记五次亲临广东、两次参加全国两会广东代表团审议,每到广东发展的重要关口,都及时为广东定向领航。广东在新时代的每一次突破、每一步进展,都承载着总书记的期待,彰显着新思想的伟力。

  广东是改革开放的排头兵、先行地、实验区,改革是习近平总书记对广东一以贯之的要求。犹记得2023年4月,在全国上下深入学习贯彻党的二十大精神的重要时刻,在新征程开局起步的关键节点,总书记再次亲临广东视察,肯定广东在中国式现代化建设的大局中地位重要、作用突出,要求广东锚定强国建设、民族复兴目标,在全面深化改革等方面继续走在全国前列,在推进中国式现代化建设中走在前列。

  党的二十届三中全会召开,进一步全面深化改革的号角吹响——到二〇三五年,全面建成高水平社会主义市场经济体制,中国特色社会主义制度更加完善,基本实现国家治理体系和治理能力现代化,基本实现社会主义现代化,为到本世纪中叶全面建成社会主义现代化强国奠定坚实基础。

  今天,改革又到了一个新的重要关口。千帆竞发、百舸争流之中,广东何以勇立潮头、走在前列?

  坚定改革方向,道不变、志不改,以更大决心、更大勇气、更大力度把全面深化改革推向深入——

  方向决定道路,道路引领未来。全面深化改革往什么方向走,这是一个带有根本性的问题。习近平总书记强调:“我们的改革是在中国特色社会主义道路上不断前进的改革,既不走封闭僵化的老路,也不走改旗易帜的邪路。”循大道,至万里。在方向问题上,我们头脑必须十分清醒,继续锚定全面深化改革总目标,不断推动社会主义制度自我完善和发展,坚定不移走中国特色社会主义道路,不动摇、不偏轨、不折腾、不停顿,勇于在攻坚克难中冲锋陷阵,在爬坡过坎中开创新局,奋力把改革开放的旗帜举得更高更稳。

  增强改革主动,动真格、敢碰硬,坚决破除一切制约中国式现代化顺利推进的体制机制障碍——

  中流击水,奋楫者进。改革涉及利益格局的调整,总是与克服困难相伴而行。进一步全面深化改革,必然触及深层次利益问题,要动一些人的“奶酪”,需刀刃向内进行自我革命,其困难可想而知。“惟其艰难,才更显勇毅;惟其笃行,才弥足珍贵。”排头兵注定要知重负重、勇挑大梁,把抓改革作为一项重大政治责任,坚定改革决心和信心,强化改革责任和担当,再难也要向前推进,既勇于冲破思想观念的障碍,又勇于突破利益固化的藩篱,以一个个点的突破,聚火成炬、集光成芒,不断汇聚成走在前列的广东实践。

  激活改革动力,胆子大、步子稳,再造在推进中国式现代化建设中走在前列的体制机制新优势——

  走在前列不是一马平川,更不可能自然天成,必须以改革为根本动力,牵引广东现代化建设澎湃向前。激活改革动力,需要推动思想再解放,从不合时宜的惯性思维、路径依赖中解放出来,从利益固化的藩篱和本位主义的束缚中解放出来,从不符合新发展理念的传统发展模式中解放出来。激活改革动力,需要有排头兵的自觉,聚焦粤港澳大湾区建设、“百千万工程”实施等重点工作和制约高质量发展的卡点堵点、民生领域的痛点难点等,研究推出更多创造型、引领型改革,形成一批可复制可推广的重大制度创新成果。

  统筹改革开放,相促进、同发力,为推进中国式现代化注入新动力、增添新活力、拓展新空间——

  改革和开放相辅相成、相互促进,改革必然要求开放,开放也必然要求改革。以开放促改革、促发展是广东的宝贵经验,正是开放让广东得以在更大的发展空间构建更高水平经济循环,不断实现能级跃升、释放巨大动力。进一步全面深化改革必然伴随着进一步扩大开放,而更高水平的开放总能推动改革向更深层次迈进。面对形势的深刻变化,必须统筹推进深层次改革和高水平开放,坚定不移把开放的大门越开越大,加快建设更高水平开放型经济新体制,以开放的主动赢得改革发展的主动,以更高水平开放赢得未来。

  弘扬改革精神,凝共识、聚合力,营造支持改革的环境、鼓舞改革的氛围、深化改革的生态——

  改革之路无坦途。进一步全面深化改革,既面临着时代性、体系性、全局性问题,又面对着比触动灵魂还难的触动利益的难题。唯有继续弘扬敢闯敢试、敢为人先的改革精神,逢山开路、遇水架桥,才能一路前行、一路突破、一路引领。“弄潮儿向涛头立,手把红旗旗不湿。”走在前列,亟须进一步提振改革开放精气神,让“敢闯敢试、敢为人先”成为广东继续前行的强大动力、时代标识,让投身改革成为风尚,让“涉险滩、啃硬骨头”成为光荣,以超凡的政治勇气和改革胆识推动广东现代化建设披荆斩棘、一往无前。

  (六)

  从党的十一届三中全会到党的十八届三中全会,再到党的二十届三中全会,改革是不变的主题。

  时值盛夏,无数希望在孕育,更大生机在勃发。

  今天,又是一个具有里程碑意义的时间节点。以习近平同志为核心的党中央领导亿万人民开启全面深化改革的新出发,把光荣与梦想镌刻在中国式现代化新征程上。

  风雨沧桑,大道无垠。征途漫漫,惟有奋斗。

  “中国式现代化是干出来的,伟大事业都成于实干!”6月30日,习近平总书记致信祝贺深中通道建成开通,以掷地有声、催人奋进的铿锵话语再次强调实干,宣示了新征程上脚踏实地推进中国式现代化的奋进姿态。

  实践反复证明,只有干出来的精彩,没有等出来的辉煌。让我们更加紧密地团结在以习近平同志为核心的党中央周围,认真学习好贯彻好党的二十届三中全会精神,在新起点上进一步全面深化改革,永葆“闯”的精神、“创”的劲头、“干”的作风,苦干实干、能干善干,努力续写更多“春天的故事”,努力创造让世界刮目相看的新的更大奇迹!

  附件:


原文链接:https://www.gdjct.gd.gov.cn/zhyw/content/post_200556.html
[免责声明] 本文来源于网络转载,仅供学习交流使用,不构成商业目的。版权归原作者所有,如涉及作品内容、版权和其它问题,请在30日内与本网联系,我们将在第一时间处理。
本网概况 联系我们 会员服务 免责声明 网站地图
本站部分信息由相应民事主体自行提供,该信息内容的真实性、准确性和合法性应由该民事主体负责。廉政时评网 对此不承担任何保证责任。
本网部分转载文章、图片等无法联系到权利人,请相关权利人与本网站联系。
北京中律政通咨询有限公司主办--全国政务信息一体化应用平台
廉政时评网 lzsp.org.cn 版权所有。
联系电话:010-57028685;监督电话:15010596982;违法和不良信息举报电话:010-57028685
地址:北京市西城区砖塔胡同56号院西配楼。
联系QQ:871104617