政讯通中心

欢迎访问廉政时评网!

当前所在:首页 > 廉政内参 > 正文

【检护民生】铜梁:玄天湖隧道旁的建筑“垃圾山”消失了

发布时间:2024-08-10 来源: 重庆市人民检察院 作者:佚名 浏览量:0

  

  

  

  近日,成渝中线高铁玄天湖隧道顺利贯通,成渝地区双城经济圈实现1小时工作圈、生活圈更近了一步,而在半年多以前,隧道附近还垃圾成山,差点影响建设工程施工。如何将垃圾“变废为宝”助力“加速跑”?故事要从今年1月,铜梁区检察院办理的一起公益诉讼案件说起。

  

  

  1月26日,铜梁区检察院公益诉讼部门在日常巡查中发现辖区玄天湖附近的两路口堆放着大量未及时处置的建筑垃圾,堆积成了一座半人高的垃圾山。两路口是主干道,且玄天湖隧道项目正值攻坚阶段,建筑垃圾从何而来?其随意堆放又存在哪些安全隐患?该院遂对此立案调查。

  

  经过调查发现,这些建筑垃圾是玄天湖隧道建设项目征地拆迁产生的。由于临近春节人手紧缺,且当地缺乏建筑垃圾消纳场,拆迁产生的建筑垃圾只能露天临时堆放。

  

  “随意倾倒、抛撒、堆放建筑垃圾,不但占用土地、阻碍道路,还会直接或间接地影响空气质量、水体质量,严重者甚至会造成地表沉降,影响隧道施工。”承办检察官张世强介绍道。

  

  1月30日,铜梁区检察院向区城市管理局发送检察建议,督促其积极履行职责,对建筑垃圾及时采取处置措施恢复受损环境,并对辖区内类似问题进行排查,维护生态环境。

  

  要治理,先移山。垃圾山如何清运、如何处置?铜梁既无前端分选、利用的建筑垃圾综合利用厂,又无后端填埋、处置的建筑垃圾消纳场。如清运至其他地区的消纳场,则将大大增加运输成本。

  

  针对建筑垃圾的资源化利用难题,检察机关联合区城市管理局与当地街道办事处、玄天湖隧道建设施工方沟通协调,通过设置临时建筑垃圾资源化利用场地、配备移动式建筑垃圾处理设备,对建筑垃圾实施源头分类、就地利用,代替天然砂石用于玄天湖隧道的工程回填,变废为宝畅通“绿循环”。

  

  治标更需治本。多部门围绕施工工地源头管理、建筑垃圾运输车辆管理、建筑垃圾运输管理“三管齐下”,指导施工企业做到进出工地不扬撒、不超载;严查过往货车和渣土车做到不改装、不冒装;引导运渣企业采用新型智能渣土车,通过重庆市建筑垃圾信息监管平台进行远程控制,实现建筑渣土运输的“定人、定时、定点、定线、定区域、定速”。

  

  3月25日,经分拣、再生利用,建筑垃圾全部用于玄天湖隧道工程回填。7月8日,玄天湖隧道顺利贯通,成渝中线高铁项目进入全力冲刺的新阶段。

  

  “下一步,我院将继续发挥检察职能,加强与职能部门的常态化沟通协作,凝聚合力,助力成渝地区双城经济圈建设跑出‘加速度’。”铜梁区检察院党组成员、副检察长肖扬帆表示。

  

  


原文链接:http://www.cq.jcy.gov.cn/jcdt/202408/t20240806_6597891.shtml
[免责声明] 本文来源于网络转载,仅供学习交流使用,不构成商业目的。版权归原作者所有,如涉及作品内容、版权和其它问题,请在30日内与本网联系,我们将在第一时间处理。
本网概况 联系我们 会员服务 免责声明 网站地图
本站部分信息由相应民事主体自行提供,该信息内容的真实性、准确性和合法性应由该民事主体负责。廉政时评网 对此不承担任何保证责任。
本网部分转载文章、图片等无法联系到权利人,请相关权利人与本网站联系。
北京中律政通咨询有限公司主办--全国政务信息一体化应用平台
廉政时评网 lzsp.org.cn 版权所有。
联系电话:010-57028685;监督电话:15010596982;违法和不良信息举报电话:010-57028685
地址:北京市西城区砖塔胡同56号院西配楼。
联系QQ:871104617