政讯通中心

欢迎访问廉政时评网!

当前所在:首页 > 巡视巡查 > 正文

中共惠州市委关于巡视整改进展情况的通报

发布时间:2024-09-28 来源: 广东省监察委员会 作者:佚名 浏览量:0

  根据省委统一部署,2023年4月24日至7月31日,省委第二巡视组对惠州市委推进粤港澳大湾区建设情况开展了常规巡视。2023年10月27日,省委巡视组向惠州市委反馈了巡视意见。按照巡视工作有关要求,现将巡视整改进展情况予以公布。

  一、市委履行巡视整改主体责任情况

  惠州市委坚持以习近平新时代中国特色社会主义思想为指导,深入贯彻落实习近平总书记关于党的自我革命的重要思想、关于巡视工作重要论述和视察广东重要讲话、重要指示精神,认真落实新修订的《中国共产党巡视工作条例》关于巡视整改工作的要求,不断提高政治判断力、政治领悟力、政治执行力,不折不扣抓好各项整改任务落实,以实际行动坚定拥护“两个确立”、坚决做到“两个维护”。

  (一)统一思想认识,坚决扛起巡视整改政治责任。省委巡视组反馈巡视意见后,市委主要负责同志随即主持召开市委常委会会议,传达学习习近平总书记关于巡视工作的重要讲话精神及省委关于巡视整改工作的部署要求,研究成立整改落实工作领导小组、制定整改落实方案,推动全市各级各部门以最坚决的态度、最果断的行动、最有力的举措,抓好巡视整改。市委常委会先后召开6次会议听取省委巡视反馈问题整改落实进展情况,推动整改工作落到实处。召开学习贯彻习近平新时代中国特色社会主义思想主题教育专题民主生活会暨巡视整改、以案促改专题民主生活会,对照省委巡视反馈意见认真查摆剖析、深挖问题根源,提出整改措施,明确努力方向,引导全市广大党员干部进一步提高思想认识,不断增强做好巡视整改工作的思想自觉、政治自觉、行动自觉。

  (二)强化统筹推进,从严从实抓好整改落实。市委切实履行巡视整改主体责任,成立由市委主要负责同志任组长的巡视整改工作领导小组,统筹推进全市整改落实工作。市委主要负责同志认真履行第一责任人责任,带头领办重难点任务,推动整改任务全面落实。市委领导班子其他成员认真落实“一岗双责”,加强对分管领域巡视整改工作的督促指导。各级各部门党委(党组)主要负责同志主动领责担责,扎实推进巡视整改工作。在市委办公室设立整改落实办公室,专班运作,形成上下联动、齐抓共管的工作格局。对照省委巡视反馈意见,制定印发巡视整改落实方案及问题清单、任务清单、责任清单,每项整改任务逐一明确牵头领导、责任单位和时限要求,确保整改任务到人、责任到人。

  (三)加强日常监督,推动整改工作落地见效。市委推动市纪委监委、市委组织部、市委巡察办、市委督查办、市政府督查办等单位协调联动,建立巡视整改监督台账,采取“四不两直”方式下沉督导,靠前跟进监督检查各县(区)和市直部门整改落实工作,构建起横向到边、纵向到底、责任闭环的巡视整改工作体系。督促市委巡察办将落实省委巡视整改情况列入巡察重点内容,推动整改工作不断走深走实。

  (四)坚持把抓整改和促发展结合起来,推动经济社会高质量发展。市委切实把整改成效转化为推动高质量发展的强大动力,全面贯彻落实党中央决策部署,认真落实省委“1310”具体部署,坚持实体经济为本、制造业当家,抓紧抓实“百千万工程”,扎实推进绿美生态建设,统筹发展和安全,兜牢兜实“三保”底线,推动经济总体稳定向好、社会大局平安稳定。2023年,全市地区生产总值增长5.6%,2024年上半年增长5.1%。

  二、巡视整改任务落实情况

  (一)关于学习贯彻习近平新时代中国特色社会主义思想,推进粤港澳大湾区建设方面

  1.强化党的创新理论武装,高站位推进粤港澳大湾区建设。

  一是坚持不懈用习近平新时代中国特色社会主义思想凝心铸魂。扎实开展学习贯彻习近平新时代中国特色社会主义思想主题教育,注重学用结合、以学促干,持续做好深化、内化、转化工作。严格落实第一议题制度,通过召开市委常委会会议、全市干部大会、市委理论学习中心组专题学习会等形式,深学细悟习近平总书记关于粤港澳大湾区建设的重要论述和对广东系列重要讲话、重要指示精神,深入学习贯彻党的二十届三中全会精神,及时跟进学习习近平总书记最新重要讲话、重要指示批示精神,从中明方向、学方法、增智慧,确保各项工作始终沿着正确方向前进。召开市委十二届五次、六次、七次全会,围绕习近平总书记赋予粤港澳大湾区“一点两地”的全新定位,部署纵深推进新阶段粤港澳大湾区建设工作。

  二是着力打造粤港澳大湾区东部门户枢纽。认真落实粤港澳大湾区城市综合交通“十四五”规划,推动惠州主城区到广深莞等周边城市形成两条以上高速公路和两条以上铁路的多通道快速交通格局。全面融入“轨道上的大湾区”,推动广汕高铁建成通车、深汕高铁建设有序推进,全市高铁通车总里程258公里。全力推进“丰”字高速公路交通主框架建设,加快惠霞高速、惠肇高速等重点项目建设,全市高速公路通车总里程930公里。完成惠州机场飞行区扩建工程,并推动二期扩建工程列入2024年省重点建设前期预备项目,加快建设千万级干线机场。大力发展以港口为枢纽的集疏运体系,着力打造南北出海新通道。

  三是健全完善推进粤港澳大湾区建设的体制机制。定期召开市推进粤港澳大湾区建设领导小组会议,研究部署推进粤港澳大湾区建设重点工作。制定《惠州市贯彻落实〈深圳都市圈发展规划〉的工作分工方案》等文件,有序推进规划对接、交通互联、产业合作、生态共建等工作。建立推进大湾区建设督查督办工作机制,每季度督促检查各单位任务落实情况。推动粤港澳大湾区(广东·惠州)绿色农产品生产供应基地一期建成运营、二期加快建设,成功举办“2024年全国脱贫地区农副产品产销对接活动”,着力打造粤港澳大湾区农产品现代流通枢纽。

  四是加快打造粤港澳大湾区清洁能源中心。统筹抓好减碳降耗与企业用电保障工作,积极推动绿色低碳可持续发展。推进“风光核气(储)一体化”多能互补发展,加快核电、海上风电、抽水蓄能电站、天然气热电联产等重大项目建设。持续优化电网网架结构,加快构建新型电力系统,建设粤港澳大湾区电力枢纽。

  五是加强港澳青年创新创业平台建设。修订完善《关于支持惠州仲恺港澳青年创业基地发展的若干措施》,推进市级港澳青年创业基地建设,支持港澳青年来惠创新创业。加快推进潼湖生态智慧区粤港澳特色合作平台建设,强化与港澳高校、科研院所的合作,促成多个港澳项目与惠州企业对接。

  2. 进一步全面深化改革,着力打造市场化法治化国际化一流营商环境。

  一是高位统筹推进营商环境改革。成立市委、市政府主要领导任“双组长”的全面优化营商环境领导小组,压紧压实各项改革责任。迭代推出2024年优化营商环境年度工作清单,系统实施100项改革举措,持续深化“放管服”改革。建立优化营商环境特约监督员制度和常态化与民营企业沟通交流工作机制,出台整治营商环境领域突出问题专项工作方案,推动全市营商环境整体提升。2023年全省营商环境评价,惠州排名较上年度提升2个名次。

  二是强化惠企援企政策落地见效。坚持和落实“两个毫不动摇”,坚持致力于为非公有制经济发展营造良好环境和提供更多机会的方针政策,建立和公布违背市场准入负面清单制度的举报投诉渠道及受理回应机制,定期举办“惠企政策”宣讲会,推动惠企政策直达快享。制定《惠州市促投资工作方案》等文件,进一步提振民营企业发展信心。优化中小微企业信用贷款审批流程和模式,持续加大贷款投放力度,更好满足企业资金需求。

  三是深化国资国企改革。市委、市政府定期召开专题会议,听取和研究推进深化国资国企改革发展工作。出台国有企业改革深化提升行动实施方案,推进国有经济布局优化和结构调整,推动国有资本和国有企业做强做优做大,增强核心功能,提升核心竞争力。完善企业主责主业管理,明确国有资本重点投资领域和方向,制定禁止类投资项目清单,严控非主业投资。

  四是着力提升招商引资项目落地转化率。组建市招商办,统筹推进全市招商引资项目,建立工业项目从供地、开工、竣工、投产到上规纳统的全流程跟进服务机制。建立健全招商引资项目落地闭环跟踪监督机制,压实县(区)主体责任。市委、市政府定期召开工业园区和重点工业项目推进会,及时发现并推动解决影响项目建设的问题,促进项目尽快落地建设。

  五是大力提升涉企政务服务质效。积极创新“惠服务”政务服务品牌,推出“周六不打烊”、“解决企业困难直通车”等系列服务“组合拳”。设置“一窗通办”综合服务窗口和“一窗通取”窗口,全面推广企业开办“一网通办”平台,推动12345热线扩容升级,进一步提升惠企利民服务水平,2023年政务服务指标全省排名较上年度提升4个名次。

  3. 深入实施创新驱动发展战略,推动科技创新和产业创新融合发展。

  一是坚持把高新技术企业培育作为创新驱动发展的“牛鼻子”。市委十二届五次、六次、七次全会均将科技创新工作作为重要内容,专门研究部署。强化企业科技创新主体地位,将创新落实在企业上、产业上、发展上。统筹各类科创平台建设,建立全方位高新技术企业培育发展体系,实施新一轮高新技术企业三年倍增计划和工业技改三年倍增计划,推动高新技术企业实现量质齐升。2023年全市高新技术企业存量数3412家,实现三年翻番。

  二是着力提升科技成果转化和技术服务能力。引进华南技术转移中心,建成科技成果转化综合服务平台,积极促进科技成果转化落地。完善孵化育成体系建设,建立以孵化绩效奖补为核心的政策体系,引导孵化载体加大招商引资力度,培育更多专精特新企业和科技型中小企业。

  三是积极推进科技金融深度融合。更好发挥政府投资基金作用,设立市级科技成果转化引导基金,推动东江实验室等重大科研平台、科研团队的科技成果在惠加速转化落地。创新推出“立项贷”、“人才贷”、“研发贷”等面向不同阶段科技企业的优惠金融产品,缓解企业融资难、融资贵,助力科技型企业创新发展。

  4. 更好统筹发展和安全,积极构建新安全格局。

  一是严格落实意识形态工作责任制。深入贯彻落实习近平总书记关于意识形态工作的重要论述,始终将意识形态工作作为一项极端重要工作来抓,坚决守住守牢意识形态安全“南大门”惠州阵地。进一步理顺网信工作体系,健全完善风险隐患防范化解工作机制,深入开展“清朗”系列专项行动,筑牢网络安全和数据安全屏障,牢牢守护网络意识形态安全。

  二是扎实做好石化领域安全生产风险防范工作。加快建设市危险化学品安全监管信息化平台及现场应急通信保障平台,推进危险化学品安全风险管控数字化、网络化、智能化转型。出台推进化工企业聚集安全的实施方案,强化危险化学品生产、贮存、运输、经营和废弃处置的全链条安全监管,着力筑牢危险化学品领域安全生产防线。

  三是不断提升基层治理水平。坚持和发展新时代“枫桥经验”,健全党组织领导的自治、法治、德治相结合的城乡基层治理体系。出台进一步深化落实“1+6+N”基层社会治理工作体系建设实施方案,建强综治中心、整合部门资源、凝聚社会力量,高效推动群众矛盾纠纷实质化解、源头化解。

  (二)关于提升城市发展能级、推进粤港澳大湾区建设提速方面

  1. 坚持实体经济为本、制造业当家,加快建设现代化产业体系。

  一是久久为功打造更具核心竞争力的“2+1”现代产业集群。认真落实省委、省政府《关于支持惠州加快构建绿色低碳产业体系打造广东高质量发展新增长极的意见》,坚持把发展经济的着力点放在实体经济上,推动制造业高端化、智能化、绿色化发展。全方位提升惠州石化产业发展能级,强化原材料保障能力,重点布局石化优势产业链项目,强化大亚湾石化区和惠州新材料产业园“一园两区”联动发展,大力引进石化中下游化工新材料和电子化学品产业项目,积极构建完整的石化产业链条,打造全球石化产业高地。在数字经济设施和数字化转型赛道上重点发力,进一步补链延链强链,推动电子信息产业规模“越滚越大”,打造国内一流数字产业基地。高水平谋划推进环南昆山—罗浮山县镇村高质量发展引领区建设,大力发展高端康养、生命健康等产业。

  二是积极培育壮大企业中坚力量。构建促进专精特新中小企业发展壮大机制,出台制造业高质量发展三年行动方案等政策措施,建立优质企业梯度培育体系,着力打造链主企业引领、单项冠军企业攻坚、专精特新企业筑基的“大优强”企业群体。完善中小企业服务体系,加快“个转企、小升规、规转股、股上市”培育。全市现有超千亿企业1家,超百亿企业15家,国家级专精特新“小巨人”企业55家,省级专精特新中小企业1082家。

  三是发展壮大海洋新兴产业。坚持陆海统筹一体化发展,出台《惠州市海洋经济发展“十四五”规划》《惠州市现代化海洋牧场种业振兴工作方案》,谋划推进全市海洋经济高质量发展。建立健全现代化海洋牧场建设工作机制,全力构建南海硇洲族大黄鱼产业。加快推进惠州港扩能升级,积极开拓港口航运市场,强化港口资源整合,推动惠州港加速从产业港向产业港、贸易港并重转型升级。

  2. 统筹谋划推进“百千万工程”,推动城乡区域协调发展呈现新气象。

  一是强化统筹部署。召开市委农村工作会议暨深入实施“百县千镇万村高质量发展工程”推进会,定期召开“百千万工程”镇村建设现场推进会、市“百千万工程”指挥部会议,全面部署推进“百千万工程”。加大对县(区)指导督促力度,建立市委常委会常态化听取各县(区)、典型镇情况汇报机制,有效推动工作落地落实。完善市委领导班子成员挂钩联系镇村机制,把联系点作为责任点,推动解决实际问题。

  二是做大做强县域经济。坚持“一县一策”分类指导,出台县域经济发展综合评估方案,着力构建产业升级、人口集聚、城镇发展良性互动机制,推动县域经济走好特色化差异化发展之路。扎实推进以县城为重要载体的新型城镇化建设,加大城镇软硬件补短板强弱项力度,增强城镇综合承载力和辐射带动功能。出台主平台建设评价细则,扎实推进惠东县、博罗县、龙门县产业有序转移主平台建设。

  三是着力提升乡村产业发展水平。出台《惠州市乡村产业发展三年行动方案(2023-2025年)》,大力推动品牌农业建设,培育乡村新产业、新业态。发展农业适度规模经营,完善农业经营体系,促进农民合作经营,发展新型农村集体经济,带动农民增产增收。加强乡村人才队伍建设,推动专业人才入县下乡,积极培育种植、养殖、经营管理等农村实用人才。

  四是持续提升城乡人居环境。部署开展全域人居环境整治攻坚行动,印发重点工作攻坚任务清单,加快推动改造农村厕所,大力清理农村生活垃圾,进一步提升农村生活污水治理率,扎实推进“四好农村路”建设,着力建设宜居宜业和美乡村。常态化打击跨市非法处置建筑垃圾行为,守护城乡人居环境。稳步推进城中村改造,改善城市形象面貌、提升城市品质。

  3. 加快绿美惠州生态建设,推进生态优先、节约集约、绿色低碳发展。

  一是着力优化能源消费结构。大力发展清洁能源,加强新型电网建设,推动全市能源消费结构转型。2023年,惠州能源总装机1259万千瓦,其中清洁能源装机占78.9%。加快推进节能减碳改造,积极推动燃煤电厂开展节能技改,推动重点用能单位加快应用节能新技术、新设备,提升能源利用效率。

  二是持续抓好水污染治理。持续深入打好碧水保卫战,加强河涌水环境综合整治,巩固黄沙河、廖洞排洪渠治理效果,推进万松河流域综合治理,实施马安镇圩镇雨污分流改造,推进市政管网错混接改造和病害修复,持续改善重点支流水环境质量,全市11个国考断面水质优良率100%。

  三是扎实做好历史遗留矿山生态修复工作。印发实施矿山生态修复五年行动方案,以历史遗留矿山和有责任主体的废弃矿山生态修复为重点,实行“一矿(片区)一策”,计划五年分三个阶段完成废弃矿山生态修复任务。

  四是持续推进城市生活垃圾分类。出台实施《惠州市生活垃圾分类管理办法》,推行生活垃圾定时定点投放。持续推动“四分类”收集点(站)设施配置和提标升级,加强教育引导和执法监督,推动收运企业落实收运责任,着力杜绝“混装混运”。

  4. 坚持以人民为中心的发展思想,持续增进民生福祉。

  一是优化文化服务和文化产品供给机制。传承中华优秀传统文化,深入挖掘历史文化遗产价值,推进岭南东坡文化中心建设,完成府城遗址公园升级改造,深入实施海丝文化提档升级工程,打造多彩非遗文化品牌。成立东江纵队历史纪念馆联盟,开展纪念东江纵队成立80周年系列活动,传承红色基因。完善公共文化服务体系,健全现代公共文化基础设施建设,举办“TCL·2024惠州马拉松”等大型文体活动,扶持创作具有本土特色的文艺精品,丰富群众文体生活。

  二是促进优质医疗资源扩容下沉和区域均衡布局。深化以公益性为导向的公立医院改革,制定实施三级公立综合医院高质量发展五年实施方案、全面提升医疗质量行动方案等文件,推动公立医院高质量发展。加快医疗系统重点项目建设,促进医疗资源优化提升。强化基层医疗卫生服务,用好新建的6家“县(区)第二人民医院”,推进紧密医联体建设,多措并举提升县域内住院率。

  三是优化基本养老服务供给。积极构建市、县(区)、镇(街)、村(社区)四级养老服务体系,逐步形成兜底供养有保障、普惠养老能满足、中高端市场可选择的多层次养老服务供给格局。全市在运营养老机构32家,较好满足机构养老服务需求。加快补齐农村养老服务短板,关停一批“偏远小”、有安全隐患的乡镇敬老院,把特困人员集中到县级养老服务中心供养。推进建设具备托养、上门服务等综合功能的镇(街)综合养老服务中心,完成升级改造和建设53家。

  (三)关于充分发挥全面从严治党政治引领和政治保障作用,为粤港澳大湾区建设提供风清气正的政治生态方面

  1. 切实履行全面从严治党主体责任。

  深入学习贯彻习近平总书记关于党的自我革命的重要思想,贯彻落实二十届中央纪委三次全会和十三届省纪委三次全会精神,召开十二届市纪委四次全会,部署纵深推进全面从严治党,坚定不移正风肃纪反腐。扎实开展党纪学习教育,坚持融入日常、抓在经常,引导党员干部学纪、知纪、明纪、守纪。出台贯彻落实《中共中央关于加强对“一把手”和领导班子监督的意见》的两个责任清单,督促各级“一把手”严于律己、严负其责、严管所辖,盯住“关键少数”带动管好“绝大多数”。坚持党性党风党纪一起抓,常态长效深化落实中央八项规定精神,持续纠治“四风”顽疾,推动纪检监察机关加强监督检查、明察暗访,定期曝光违规吃喝、违规收受礼品礼金等典型案例,形成有力震慑。

  2. 加强重点领域权力运行的监督制约。

  部署开展非法盗采矿产资源、破坏生态环境问题排查整治,重点整治巡视指出的相关区域涉嫌非法盗采矿产资源、破坏生态环境问题,严厉打击违法违规开采行为,深挖细查问题石场背后的腐败问题。持续深化社保领域违规办理社保工龄补缴问题专项整治,完善内控自查等机制15项。强化城管执法监督制约,制定执法行为工作规范等8项制度。深化工程建设领域专项整治,推动构建同城同标、全城通办、能快则快的项目建设提速政策体系和全过程监管体系。建立黑名单制度,加大中介机构入驻审查力度和加强中介机构的信用管理。修订《市级政府投资非经营性项目建设管理办法》,从体制机制上堵塞监管漏洞。

  3. 持续修复净化政治生态。

  坚定不移深化全面从严治党,始终以零容忍态度惩治腐败,完善一体推进不敢腐、不能腐、不想腐工作机制,深化整治权力集中、资金密集、资源富集领域腐败,更加有力遏制增量,更加有效清除存量。市委召开修复政治生态、改善营商环境专题会议,以强烈的自我革命精神深刻检视反思,研究完善重点领域的监管体制机制。旗帜鲜明严肃查处损害营商环境的不正之风和腐败问题,推动全面构建亲清统一的新型政商关系。

  4. 强化纪检监察机关监督责任落实。

  聚焦“国之大者”抓政治监督,健全完善推进粤港澳大湾区建设监督保障机制,推进政治监督具体化、精准化、常态化。扎实开展纪检监察干部队伍教育整顿,深入开展群众身边不正之风和腐败问题集中整治,严肃查处了一批违纪违法典型案件,以点带面推动解决群众“急难愁盼”问题。做好查办案件“后半篇文章”,建立“一案三书四报告”制度,加强监察建议书落实情况的跟踪检查,提升以案促改、以案促治水平。

  (四)关于落实新时代党的组织路线,强化粤港澳大湾区建设人才支撑与组织保障方面

  1. 培养锻造适应新阶段粤港澳大湾区建设需要的干部队伍。

  践行新时代好干部标准,大力选拔政治过硬、敢于担当、锐意改革、实绩突出、清正廉洁的干部。持续深化干部队伍作风建设,出台实施《惠州市推进领导干部能上能下工作规程》,加大调整不适宜担任现职干部力度,推进领导干部能上能下常态化。深入开展“庸懒散拖”问题专项教育整治,积极选树“最美公务员”和“最美公务员集体”,激发党员干部干事创业积极性、主动性。

  2. 加快推进粤港澳大湾区高水平人才高地建设。

  一是强化党管人才工作机制。坚持党管人才原则,实施党委(党组)书记年度人才项目,压实“一把手”抓“第一资源”责任。召开市委人才工作领导小组会议暨人才高地建设部署推进会,出台有关文件,加快推动新时代人才强市建设各项任务落地落实。

  二是加大高技能人才引育力度。深化实施“惠”聚优才工程,制定“十万人才大招引”“十万人才大培育”专项行动方案,组团带企业进高校举办专场城市推介招聘会,推动市科技人才(团队)、市管首席技师等各类人才项目向制造业企业倾斜,鼓励引导优秀人才向制造业企业集聚。扎实推进“产教评”技能生态链建设,深入实施产教融合、校企合作,大力开展职业技能培训,着力建设一流产业技术工人队伍。

  三是扎实推进高水平人才平台建设。发挥高校人才“蓄水池”作用,支持惠州学院成功获批硕士学位授予单位,推动惠州学院与惠州市人民政府、中国科学院近代物理研究所、东江实验室共建“能源与物理学院”,打造与区域产业高度契合的学科专业体系。引进香港理工大学在惠成立大亚湾技术创新研究院,进一步加强与香港科技创新和人才合作交流。

  四是健全完善人才服务体系。建成市级“一站式”人才服务平台,优化提升“优粤惠才卡”线上服务功能,初步实现人才服务事项“一网通办、一站办结”。编制发布《广东惠州人才服务手册》,为人才来惠提供全链条便利化的服务保障。

  3. 严格执行选人用人制度规定。

  严格落实《党政领导干部选拔任用工作条例》,完善市管干部选拔任用有关规程,充分发挥党委领导和把关作用,进一步推动市管干部选拔任用规范化、制度化。严格执行领导干部交流轮岗制度,压实各级党委(党组)责任,推动交流轮岗工作常态化、制度化。

  4. 统筹抓好各领域基层党组织建设。

  一是认真落实党建工作责任制。市委常委会定期听取机关、学校、医院、国企等重点领域党建工作汇报,推动各级党委(党组)落实主体责任,抓实党建工作。市委常委带头弘扬“四下基层”优良作风,牵头领办、压茬实施年度10项党建重点实事机制。坚持大抓基层鲜明导向,扎实推进基层党组织建设强基工程,不断严密上下贯通、执行有力的组织体系。

  二是抓实党建引领村级集体经济发展。实施村级集体经济“消薄攻坚”行动,把扶持壮大村级集体经济纳入县(区)、乡镇(街道)党(工)委书记抓基层党建述职评议考核重要内容,建立集体经济薄弱村“一村一策”工作台账及县镇领导干部挂钩联系薄弱村制度,有力推动县镇党委整合各方面资金资源发展壮大新型农村集体经济,实现集体经济薄弱村基本“清零”。

  三是加强基层党员干部教育管理监督。深入实施“铸魂工程”,着力提升基层党员干部的政治素养和履职能力。出台《加强党组织领导下村民小组规范化建设管理办法》,强化村党组织对村民小组重大事项的把关、审查及全程监督。开展村组干部管理监督专项治理,及时推动调整撤换不合格、不胜任的村“两委”干部。坚持和完善村党组织书记由县级党委组织部门备案管理和村“两委”干部人选资格由县级联审制度,坚决把好人选“入口关”。持续推动纪律监督向基层延伸,全市成立1250个村(社区)监督站,着力推动村级权力监督精准化、常态化。

  四是探索加强新经济组织、新社会组织、新就业群体党的建设有效途径。以实施新兴领域党建攻坚行动为抓手,压实市非公经济组织党委抓党建责任,织密建强行业党建和区域党建“两张网”,推动市工商联执委企业符合组建条件的民营企业100%建立党组织,持续扩大“两个覆盖”。常态化开展摸排建档,通过抓头部企业、抓区域站点等方式,灵活推进党组织设置,加强党员教育管理,不断增强党在新兴领域的号召力凝聚力影响力。

  三、下一步工作打算

  经过前一阶段努力,惠州市巡视整改工作已取得阶段性成效,但还需继续努力、不断深化。惠州市委将坚持目标不变、标准不降、力度不减,持续巩固拓展巡视整改成果,以实干实绩打造广东高质量发展新增长极,为广东在推进中国式现代化建设中走在前列作出新的更大贡献。

  (一)进一步凝心铸魂筑牢根本,坚定拥护“两个确立”、坚决做到“两个维护”。加强党的创新理论武装,坚持不懈用习近平新时代中国特色社会主义思想凝心铸魂,建立健全以学铸魂、以学增智、以学正风、以学促干长效机制。深入学习贯彻党的二十大和二十届二中、三中全会精神,贯彻落实习近平总书记关于粤港澳大湾区建设的重要论述和视察广东重要讲话、重要指示精神,教育引导全市广大党员干部进一步深刻领悟“两个确立”的决定性意义,增强“四个意识”、坚定“四个自信”、做到“两个维护”。

  (二)坚持用改革精神和严的标准管党治党,坚定不移推动全面从严治党向纵深发展。保持以党的自我革命引领社会革命的高度自觉,加强市委班子建设,强化全面从严治党主体责任和监督责任落实,深入推进党风廉政建设和反腐败斗争。持之以恒正风肃纪反腐,巩固深化党纪学习教育成果,持续深化纠治“四风”,深入开展群众身边不正之风和腐败问题集中整治,坚决铲除腐败滋生的土壤和条件,着力营造风清气正的政治生态。鲜明树立选人用人正确导向,坚持严管和厚爱相结合,加强对干部全方位管理和经常性监督,落实“三个区分开来”,激励干部开拓进取、干事创业。坚持大抓基层鲜明导向,增强党组织政治功能和组织功能,把基层党组织建设成为有效实现党的领导的坚强战斗堡垒。

  (三)不断巩固深化整改成果,推动巡视整改取得实实在在成效。坚持以高度的政治自觉和强烈的使命担当持续推进巡视整改工作,常抓不懈、持续用力。对已取得阶段性整改成效需持续推进的问题,久久为功、一抓到底,不断提升完善,推动整改任务“见底清零”。对已完成整改的问题,巩固拓展整改成果,建立长效机制,防止问题反弹。坚持以巡促改、以巡促建、以巡促治,把建章立制贯穿到整改全过程,切实把巡视整改成果转化为推动惠州新时代党的建设和经济社会高质量发展的强大动力。

  (四)进一步全面深化改革,奋力打造广东高质量发展新增长极。准确把握进一步全面深化改革的方法路径,推动思想再解放、改革再出发,以钉钉子精神抓好党中央进一步全面深化改革决策部署及省委十三届五次全会精神在惠州落地落实。紧紧围绕习近平总书记赋予粤港澳大湾区“一点两地”的全新定位,深入实施融深融湾行动,大力推进基础设施“硬联通”、制度规则“软衔接”、产业科技“大联动”,加快融入交通一体化体系,强化产业互嵌,推动高水平对外开放,纵深推进新阶段粤港澳大湾区建设。认真落实省委“1310”具体部署,加力提速推进“百千万工程”,坚持以科技创新引领产业创新,大力发展新质生产力,推动经济实现质的有效提升和量的合理增长,加快打造全球石化产业高地、国内一流数字产业基地、绿色低碳安全发展标杆、开放包容现代品质城市。

  欢迎广大干部群众对巡视整改落实情况进行监督。如有意见建议,请及时向我们反映。公开期限:2024年9月26日至10月25日。联系电话:0752-2814866;邮政信箱:惠州市惠城区云山西路六号市行政中心1号楼735室,邮政编码516003;电子邮箱:swdcb@huizhou.gov.cn。

  中共惠州市委

  2024年9月26日

  附件:


原文链接:https://www.gdjct.gd.gov.cn/xunshizgls/content/post_202039.html
[免责声明] 本文来源于网络转载,仅供学习交流使用,不构成商业目的。版权归原作者所有,如涉及作品内容、版权和其它问题,请在30日内与本网联系,我们将在第一时间处理。
本网概况 联系我们 会员服务 免责声明 网站地图
本站部分信息由相应民事主体自行提供,该信息内容的真实性、准确性和合法性应由该民事主体负责。廉政时评网 对此不承担任何保证责任。
本网部分转载文章、图片等无法联系到权利人,请相关权利人与本网站联系。
北京中律政通咨询有限公司主办--全国政务信息一体化应用平台
廉政时评网 lzsp.org.cn 版权所有。
联系电话:010-57028685;监督电话:15010596982;违法和不良信息举报电话:010-57028685
地址:北京市西城区砖塔胡同56号院西配楼。
联系QQ:871104617