政讯通中心

欢迎访问廉政时评网!

当前所在:首页 > 廉政观点 > 正文

“75年·75人”丨《春夏秋冬》勇立潮头

发布时间:2024-09-28 来源: 七一网 作者:佚名 浏览量:0

  

  

  

  事件:

  1984年9月26日,《春夏秋冬》雕塑在重庆长江大桥南北桥头落成。当年,关于该雕塑尺度是否过大、人物是否该穿衣服等问题,在社会上引起了一场关于思想解放的大讨论。

  人物:

  龙德辉,四川美术学院雕塑系教授,作品《叶挺将军像》《江竹筠烈士像》入选全国城市雕塑设计方案展,《春夏秋冬》(合作)、《“三·三一”惨案纪念碑》入选全国城市雕塑作品展。

  

  尽管已经92岁高龄,但初见龙德辉时,却让人不禁感叹时光垂怜这位老人。一开门,一双宽厚、粗糙却又温暖的手便握了上来,龙德辉身着一袭白衣,满头银须梳理得整整齐齐,目光如炬。

  龙德辉的家里摆满了各种材质的雕塑,这些都是他的得意之作,周恩来、宋庆龄、杨闇公……每一尊雕塑的形象都庄重传神。

  谈笑间,咖啡被端了上来。在氤氲的香气中,龙德辉靠在木椅上,从容地回忆起了他的人生。

  拜学名家创作《方腊》

  1952年8月,新中国第一次全国统一高考举行,全国高校只招收5万人。那一年,来自四川达州、时年20岁的龙德辉被他向往的西南人民艺术学院美术系录取,主攻雕塑艺术。

  1953年,全国高等学校进行院系调整。西南人民艺术学院经调整后成为西南美术专科学校(现四川美术学院),校址在重庆黄桷坪。

  1955年,龙德辉在毕业分配时,在毕业志愿一栏写下:“祖国的需要就是我的志愿。”

  “当时我就填了这么笼统的一句话,觉得分配到哪里都可以。后来学校老师说不行,要填具体的,我就填了‘新、西、兰’,就是新疆、西藏、甘肃兰州。”龙德辉说完笑了笑,“事与愿违,后来我竟然留校任教了,这一教书就是40多年。”

  1959年,为庆祝新中国成立10周年,由文化部(现文化和旅游部)组织,中国美术家协会邀请各大美术院校艺术家到北京为首都“十大建筑”创作雕塑,龙德辉也被学校派去参加了这项工作。

  “‘十大建筑’包括人民大会堂、中国革命博物馆、中国历史博物馆等,当时我被安排为中国历史博物馆(2003和中国历史革命博物馆合并为中国国家博物馆)创作一尊历史人物雕塑。”

  题目发下来,龙德辉却犯了难。他要创作的人物是方腊,一位北宋末年的浙江农民起义领袖。想到方腊是南方人,龙德辉便借鉴大足石刻的一些表现手法,想象和创造方腊的人物形象。

  “宋代人穿什么衣服?”创作到人物服饰时,龙德辉再次遭遇瓶颈。不久后,在他人引荐下,龙德辉来到故宫博物院,拜访当时从事历史文物研究工作的沈从文。

  时至今日,龙德辉还记得,那天沈从文穿了一件对襟短褂,面容和蔼可亲。“沈从文先生跟我讲,宋代的服饰是什么样的,头巾是怎么扎的,脚上穿的又是什么鞋履。”龙德辉回忆道。

  经沈从文点拨,方腊的形象在龙德辉心中逐渐丰满起来。最终,他将方腊设计成头扎葛巾、身着短衫长裤、脚蹬草履的形象。

  “为了增强造型的动势,我还给他设计了一件斗篷,动作则设计成左脚朝前一跨、右手抓着斗篷向胸前一提。”说这话时,龙德辉不自觉地再现了这个动作,脸上流露出自豪的神情。

  历时三个半月创作完《方腊》后,一众艺术家前来参观和指导创作。他们见到方腊的雕塑,仔细打量一番,对龙德辉说:“你雕的这个像,像古人。”如今提起这个评价,龙德辉仍然颇感自豪。“《方腊》是我最满意的作品之一,它的成功创作离不开沈从文先生的指点。”龙德辉说。

  《春夏秋冬》汇智集力

  历史的车轮滚滚向前,时代的脚步踏入春天。1978年,党的十一届三中全会拉开了中国改革开放的时代大幕,亿万人民的创造力被充分激发。

  1980年7月1日,长江上游第一座大型公路桥重庆长江大桥竣工通车。大桥尚在建设时,重庆市政府就提出要在桥头竖立四座能展现重庆风貌的艺术雕塑,这项任务被交给了四川美术学院雕塑系。

  “1978年,得知要在桥头立雕塑,艺术家们激动万分,热火朝天地准备了10多套设计方案。”龙德辉说,为创作这组雕塑,当时几乎整个雕塑系的力量都参与了进来,组建了11人的创作团队。

  “起初考虑过江河湖海、工农兵等元素,但都觉得不尽如人意。”一次讨论时,龙德辉提出“能否往季节变化这个方向去想想”。结果第二天,由时任四川美术学院副院长、著名雕塑家叶毓山设计的《春夏秋冬》方案出炉了。最终,凭借传统的飞天构图、人体自然健美的动态、四季拟人的巧思和突破性的人体艺术运用,这一方案脱颖而出。

  这一设计方案将春、夏、秋、冬四季拟人化,并突破性地将人体艺术运用在城市雕塑的设计中。《春》是一名拿花的少女,象征春暖花开、万物复苏;《夏》是一名与浪花搏击的青年,象征朝气蓬勃、激流勇进;《秋》是一名扛着麦穗的妇女,象征勤奋劳作、喜获丰收;《冬》是一名健壮的中年男子,象征志在千里、永不停息。

  方案通过后,创作团队又分为4个小组,分别负责一座雕塑。龙德辉当时主持《秋》的定稿及泥塑放大创作。“泥塑定稿后,我们在学校的雕塑工场进行等比例放大,然后将其翻制成石膏雕塑,4尊雕塑中,最高的为8.2米,最低的也有6.8米。当时人手不够,就叫系里的老师和学生来帮忙。”龙德辉说,经过全系师生的共同努力,这组雕塑终于在1981年完成了放大和翻模,被送往西南铝加工厂〔现西南铝业(集团)有限责任公司〕进行铸造。

  解放思想精神坐标

  1979年12月6日,一篇题为《从文代会说到长江大桥的雕塑》的文章被刊发于《重庆日报》,同时还配发了雕塑中《春》和《秋》两名女性的设计稿,作者正是雕塑的设计者之一王官乙。

  文中写道:“如果认为雕塑设计稿是创新的,是解放思想的,是有所突破的,是有思想性和艺术性的,是健康的,是美丽的,就大胆地、勇敢地把它立出来。”

  这篇报道一经刊发,立即在社会上引起轩然大波。几百封信件如雪花片一样飞到报社、学校、重庆长江大桥建设指挥部和艺术家们家中。

  “社会上的意见各不相同,赞成方中有人认为塑像设计彰显了山城重庆的朝气与创新精神,给全国城市雕像做了榜样,有人提出想参与雕塑制作;反对方则认为设计太过前卫,质问为何做女性裸体雕塑,拿女同志寻开心,还有人担心女性裸体雕塑会让司机在开车时分神,可能造成把车开进江里去。”龙德辉说,由于此事在社会上引起较大争议,后来,相关领导对此事作了批示,认为雕像“裸体不妥”。

  设计方案遭到否决,令艺术家们十分沮丧。重庆市政府随即专程从北京请来了著名漫画家华君武、雕塑界泰斗刘开渠、著名文艺批评家王朝闻商讨对策。

  “当时几位专家劝我们妥协,给雕塑加一些衣服,否则,这组雕塑就做不成了。”龙德辉说,“于是,我们就在雕塑的袖口、衣领和其他地方加了一点衣纹和飘带,同时保留原有的线条美感。后来,修改后的方案通过了。”

  1981年8月2日,《重庆日报》刊登了“穿衣”后的4座雕塑图片,并配发了叶毓山撰写的《谈谈重庆长江大桥雕塑》一文,对修改进行了阐释。

  该文写道:“裸体作品在美术理论和中外美术史中,本是早已解决的问题,但是考虑到目前我国群众的欣赏习惯,我们在不影响主题构思、人物动态以及人体美的情况下,适当地增加了一些薄的衣服和飘带……”

  方案通过后,有关雕塑材质的问题再一次困扰了艺术家们。

  起初,艺术家们考虑用环氧树脂加石籽仿花岗岩效果制作雕像,但考虑到树脂材质老化的问题,又想过换成青铜,可又太重。最终,创作小组商定,用铝合金整体浇铸,既展现人物轻灵美感,又可让雕塑尽可能地抵御岁月侵蚀。

  由于铝材料制作工艺十分繁琐,1981年9月到1984年9月,西南铝加工厂的技术人员和工人们用了整整3年时间,才将4座雕塑用铝合金整体浇铸而成。

  

  1984年9月26日,这组历时6年设计、制造的雕塑作品,终于出现在人们的视野中。不少市民从北桥头一直走到南桥头,挨个看完,感叹道:“太稀奇了,从没有看过这么大的雕塑!”

  1987年,《春夏秋冬》被评为全国优秀城市雕塑作品。2019年,《春夏秋冬》雕塑入选第三批重庆市文物保护单位名单。

  今天,这组雕塑依然矗立在桥头,成为重庆改革开放历史的一段无声证言。在那个思想激荡的年代,《春夏秋冬》为重庆改革开放承担起清扫思想障碍的重任,是这座城市解放思想的代名词。如今,《春夏秋冬》作为山城不可分割的一部分,成为人们回望和品味那段历史的精神坐标。

  

  

  

  

  


原文链接:https://www.12371.gov.cn/Item/659216.aspx
[免责声明] 本文来源于网络转载,仅供学习交流使用,不构成商业目的。版权归原作者所有,如涉及作品内容、版权和其它问题,请在30日内与本网联系,我们将在第一时间处理。
本网概况 联系我们 会员服务 免责声明 网站地图
本站部分信息由相应民事主体自行提供,该信息内容的真实性、准确性和合法性应由该民事主体负责。廉政时评网 对此不承担任何保证责任。
本网部分转载文章、图片等无法联系到权利人,请相关权利人与本网站联系。
北京中律政通咨询有限公司主办--全国政务信息一体化应用平台
廉政时评网 lzsp.org.cn 版权所有。
联系电话:010-57028685;监督电话:15010596982;违法和不良信息举报电话:010-57028685
地址:北京市西城区砖塔胡同56号院西配楼。
联系QQ:871104617