政讯通中心

欢迎访问廉政时评网!

当前所在:首页 > 组织人事 > 正文

卓越工程师学院培养人才有“秘诀”

发布时间:2024-11-04 来源: 七一网 作者:佚名 浏览量:0

  重庆大学国家(重庆)卓越工程师学院探索“培养创新、技术创新、产业创新”三位一体的人才培养新范式,助力重庆万亿级智能网联新能源汽车产业集群发展

  在新能源汽车领域,阿维塔科技(重庆)有限公司(以下简称阿维塔科技)正炙手可热。

  重庆大学国家(重庆)卓越工程师学院(以下简称工程师学院)本科毕业生曾厚情,2023年6月一毕业就在阿维塔科技担任整车功能测试工程师,参与了阿维塔12的研发与测试。

  汽车测试是汽车制造和研发过程中不可或缺的一环,对于确保汽车品质与安全至关重要。一个“新手”,为何能在阿维塔重点产品研发中担当重任?

  答案,就在工程师学院内。

  项目制课程教学

  毕业生能快速上手工作

  工程师学院成立于2022年,是全国首批10所国家卓越工程师学院建设试点单位,设明月科创实验班、“3+1”卓越班和研究生班,致力于培养家国情怀浓厚、富有工程创新创造能力、善于解决复杂工程问题、有国际化视野宽阔的卓越工程师后备人才。

  在工程师学院车联网实验室,研究生二年级学生张涛正和两名同学一起,利用“车路云协同自动驾驶平台”对他们开发的算法进行测试。张涛告诉记者,他的研究方向是边缘计算、人工智能技术在自动驾驶领域的应用。平时,除了学习基础课程外,其余时间基本上是以小组为单位,完成一个个创新项目。

  “不同于传统人才培养模式,工程师学院采用项目制教学模式。这种模式,以校企协作为基础引入真需求、真问题,以项目为载体组织课程内容、连接知识与实践,以学生为中心开展探究式教学活动。”工程师学院副院长刘凯介绍,学院与长安汽车、赛力斯、中信科智联、西部智联等多家行业头部企业、领军企业合作,打造了车联网实验室、智能网联汽车信息安全实验室、自动驾驶数据仿真实验室、新能源动力实验室等多个主题实验室。

  这些实验室配备了自动驾驶小巴、智能移动机器人、自动驾驶功能车等实验设备,以及相关科研与教学平台,为学生做项目实践提供硬件平台支撑。学生可借此进行自动驾驶领域的场景仿真、融合感知、定位导航、路径规划等算法的开发及优化,并可验证相关创新成果。

  值得一提的是,合作企业的工程师也深度参与到学院的课程设计、课堂教学以及毕业设计等实践环节,与学院共同培养人才。

  项目制课程的教学模式,效果显而易见。

  “进入工程师学院学习2年来,通过理论和项目实践,我从边缘计算、人工智能领域的‘小白’逐渐成长,如今已可以独立编写智能网联汽车领域的应用程序、开发算法。”张涛说。

  曾厚情对项目制教学也深有体会。“在校学习期间,得益于理论课程穿插实验课程的教学模式,我不仅对智能网联新能源汽车和智驾软件有了较深刻的认识,还具备了独立开发智驾软件的能力。正是因为如此,才让我入职后能在工作中很快上手。”

  学生拿到“金刚钻”

  就业市场受追捧

  曾厚情就读于工程师学院智能汽车软件2班。

  2022年底,阿维塔科技到工程师学院开展校招活动,曾厚情被“预定”。2023年6月毕业后,他正式入职阿维塔科技,仅过了2个月便参与到阿维塔12的研发测试工作中。

  2024年1月初,也就是在阿维塔12上市两个月后,曾厚情开始独立承担项目,成为阿维塔12增程版车控域相关功能测试项目牵头人。

  在这之后,他又陆续被委任为阿维塔12纯电版OTA(空中下载技术)远程升级软件测试、阿维塔12改款及海外版的车控域相关功能测试项目牵头人。目前,他集4个项目牵头人于一身,正带领团队紧锣密鼓地开展相关工作。

  曾厚情的同届同学、就读于工程师学院智能制造方向的蔡东宏,也是被阿维塔科技提前“预定”。

  在入职阿维塔科技后,蔡东宏成为一名BDC(车身域控制器)软件开发工程师,并参与了公司核心项目——BDC2.0车身域控制器软件的研发。该项目成为行业领先的功能域集成方案,荣获阿维塔科技年度创新项目一等奖。

  工程师学院智能制造方向2024届毕业生吴英杰,同样是企业争抢的人才。今年3月校招时,他被赛力斯集团旗下重庆金康动力新能源有限公司“相中”。6月毕业后,他在该公司担任测试工艺助理工程师一职,主要负责对电机进行台架测试,分析产品是否合规。

  类似的案例,还有很多。“学院成立两年来,共有两批300余名卓越‘3+1’班学生从市内各高校来我们学院交换学习,完成一年项目制课程学习和毕业设计。每届学生还未毕业,就有多家智能网联新能源汽车行业相关企业来学院‘抢人’。”刘凯说,从企业反馈情况看,这些毕业生都有“金刚钻”,入职后能基本做到“无缝衔接”,参与到了企业重要项目中。

  瞄准新能源赛道

  培养复合型人才

  工信部不久前发布的《制造业人才发展规划指南》预测,到2025年,节能与新能源汽车产业人才需求总量为120万人,人才缺口将高达103万人。

  重庆正在打造万亿级智能网联新能源汽车产业集群,新能源汽车人才更是供不应求。

  刘凯表示,由于人才缺口大,重庆多家智能网联汽车相关企业均密切关注学院每年在相关方向培养的人才数量,并表达了强烈的用人需求。

  在大趋势下,刘凯也观察到汽车行业对人才要求的新变化。

  “智能网联新能源汽车产业因其高自动化、高智能化的特点,对从业者尤其是研发人才要求高——兼具车辆、机械、信息与通信、计算机、电气、软件、人工智能等多学科、多专业背景。通俗地说,就是需要复合型人才。”刘凯说。

  刘凯表示,目前,在“学校—学院(学科)—专业方向”体系下,很多高校的学院及其专业开放程度低,严重影响了学科之间交流与知识融合。以学科为中心的课程知识体系组织实施模式,导致了人才知识结构与智能网联新能源汽车产业实际需求脱节。而工程师学院聚焦智能网联新能源汽车、机器人应用创新两大特色方向,以产业需求为驱动,建立了数学、科学、工程、设计和通识深度融合的跨学科课程体系和“本硕博”一体化多层次人才培养体系。

  同时,工程师学院还与企业深度合作,把握产业实际问题、产业实际需求,创新推出了人才培养的项目制教学模式。

  在招生方面,该学院也与众不同——面向重庆大学校内各学院和重庆市属12所高校招收工科类学生,学生以双重学籍作为交换生到工程师学院学习。

  例如,曾厚情来自重庆大学机械与运载工程学院机械电子工程专业,蔡东宏来自重庆工商大学机械工程学院机械电子工程专业。

  “我们的目标,是打造卓越工程师培养‘样板间’,通过深化产教融合、重构课程体系、突破学科界限、突破跨校合作壁垒,探索‘培养创新、技术创新、产业创新’三位一体的人才培养新范式,培养源源不断的人才,助力重庆万亿级智能网联新能源汽车产业集群发展。”刘凯说。


原文链接:https://www.12371.gov.cn/Item/661249.aspx
[免责声明] 本文来源于网络转载,仅供学习交流使用,不构成商业目的。版权归原作者所有,如涉及作品内容、版权和其它问题,请在30日内与本网联系,我们将在第一时间处理。
本网概况 联系我们 会员服务 免责声明 网站地图
本站部分信息由相应民事主体自行提供,该信息内容的真实性、准确性和合法性应由该民事主体负责。廉政时评网 对此不承担任何保证责任。
本网部分转载文章、图片等无法联系到权利人,请相关权利人与本网站联系。
北京中律政通咨询有限公司主办--全国政务信息一体化应用平台
廉政时评网 lzsp.org.cn 版权所有。
联系电话:010-57028685;监督电话:15010596982;违法和不良信息举报电话:010-57028685
地址:北京市西城区砖塔胡同56号院西配楼。
联系QQ:871104617