政讯通中心

欢迎访问廉政时评网!

当前所在:首页 > 廉政时评 > 正文

七一时评|不断把人民对美好生活的向往变为现实

发布时间:2024-12-06 来源: 七一网 作者:佚名 浏览量:0

  

  习近平总书记指出,“为了人民而改革,改革才有意义;依靠人民而改革,改革才有动力”。人民有所呼,改革有所应。党的二十届三中全会从人民整体利益、根本利益、长远利益出发谋划和推进全面深化改革和中国式现代化。人民关心什么、期盼什么,改革就抓住什么、推进什么,这是党的宗旨性质的充分彰显、是进一步全面深化改革的根本价值旨归,也是各项改革能够得到人民拥护、激发人民积极性创造性,从而取得切实成效的根本保障。在全面深化改革的征程上,人民群众获得感、幸福感、安全感更加充实、更有保障、更可持续,人民对美好生活的向往逐步变为现实。

  全面深化改革让获得感更加充实

  党的十八大以来,以习近平同志为核心的党中央坚持以人民为中心的发展思想,着力补齐民生保障短板,在幼有所育、学有所教、劳有所得、病有所医、老有所养、住有所居、弱有所扶上持续用力,人民生活全方位改善,人民群众的获得感更加充实。

  我国逐步建成世界上规模最大的教育体系、社会保障体系、医疗卫生体系,教育普及水平实现历史性跨越,一系列实实在在的数字体现着新时代以来发展的历史变革。

  就业是最基本的民生。党的二十届三中全会再次强调,完善就业优先政策。坚持把就业作为最基本的民生,实施就业优先战略,丰富发展积极的就业政策,完善相关制度体系。城镇新增就业年均1300万人,脱贫劳动力外出务工规模稳定在3000万人以上,就业困难人员就业超过2100万人,在经济下行压力加大、外部环境复杂严峻的情况下,在14亿多人口的大国实现比较充分的就业,保持就业局势的总体稳定;在社会保障方面,推动社会保障体系建设进入快车道,成功建设了世界上规模最大的社会保障网,各项保险待遇水平稳步提升。这些都为民生改善、经济发展、社会和谐提供了重要支撑。

  党的二十届三中全会突出保障和改善民生,按照坚守底线、突出重点、完善制度、引导预期的思路,在收入分配、就业、教育、社会保障、医疗卫生、住房保障等方面推出的一系列重大举措,注重加强普惠性、基础性、兜底性民生建设,推进基本公共服务均等化,着力补齐民生短板,破解民生难题,使发展成果更多更公平惠及全体人民,不断增强人民群众获得感。

  全面深化改革让幸福感更有保障

  党的十八大以来,党中央坚持以经济建设为中心,以推动高质量发展为主题,完整准确全面贯彻新发展理念,加快构建新发展格局,我国经济实力、科技实力、综合国力跃上新台阶。

  党的二十大报告提到一组数据:国内生产总值从54万亿元增长到114万亿元,我国经济总量占世界经济的比重达18.5%,提高7.2个百分点,稳居世界第二位;人均国内生产总值从3.98万元增加到8.1万元……这些数字彰显着一个国家发展的雄厚基础、经济增长的“硬核”实力。从站起来、富起来到强起来,正是这些可见、可感的增长数字,这些总量、规模在世界排名中的“头部”位置,奠定了中国的发展底气,支撑着迈向社会主义现代化的每一个坚实步伐。

  科技创新、数字经济,具体而微地渗入到我们每个人的日常生活。当人们用上自己的导航系统、机器人开始进入千家万户、扫码支付已成日常消费习惯时,我们生活场景的每一份便利,都离不开科技创新的“破茧”,背后是全社会研发投入的增加、互联网普及率的提高。网络强国、数字中国,说到底就是让每个人享受到科技进步的红利,感受到国家发展的美好。数据背后是一个大党一心为民的赤子情怀,一个国家蓬勃发展的旺盛活力,也是新时代我们每个人对明天、对未来充满期待和向往的信心。

  美好生活离不开美丽环境,良好生态环境是最普惠的民生福祉。党的十八大以来,以习近平同志为核心的党中央把生态文明建设纳入中国特色社会主义事业总体布局,以前所未有的力度抓生态文明建设,绿水青山就是金山银山的理念深入人心,美丽中国建设迈出重大步伐,我国生态文明建设发生历史性、转折性、全局性变化。党的二十届三中全会提出,聚焦建设美丽中国,加快经济社会发展全面绿色转型,健全生态环境治理体系,推进生态优先、节约集约、绿色低碳发展,促进人与自然和谐共生。从完善生态文明基础体制、健全生态环境治理体系、健全绿色低碳发展机制等方面作出一系列重大部署。

  污染防治攻坚战取得显著成效,我国空气质量明显好转,成为世界上空气质量改善最快的国家。水环境质量逐步改善,全国地表水Ⅰ—Ⅲ类优良水体断面比例达到89.4%,接近发达国家水平。绿色低碳发展扎实推进,我国能源利用效率大幅提升,全国单位GDP能耗累计下降超过26%。能源结构明显改善,风电、光电、水电、生物质发电装机容量稳居世界第一。碳汇能力持续提高,森林面积持续增长,碳排放权交易市场启动上线交易。碳达峰、碳中和“1+N”政策体系加速落地,促进经济社会发展全面绿色转型。自然生态环境保护力度显著加大。我国生态环境保护制度体系加快建立完善,修订了生物安全法、野生动物保护法等一系列法律法规。生态保护监管力度明显加大,长江十年禁渔取得显著成效,祁连山、秦岭北麓等地区实现了由乱到治的生态修复。生物多样性保护重大工程和濒危物种拯救工程初见成效,300多种珍稀濒危野生动植物野外种群得到很好恢复。全面推进山水林田湖草沙一体化保护和系统治理,生态安全屏障得到有效巩固。人民幸福指数伴随环境质量的提升也进一步得到巩固和提升。

  全面深化改革让安全感更可持续

  党的二十届三中全会指出,国家安全是中国式现代化行稳致远的重要基础。这深刻反映了中国式现代化与国家安全之间的辩证关系。国家安全是民族复兴的根基,社会稳定是国家强盛的前提。必须坚定不移贯彻总体国家安全观,把维护国家安全贯穿党和国家工作各方面全过程,确保国家安全和社会稳定。

  以人民安全为宗旨、以政治安全为根本、以经济安全为基础、以军事科技文化社会安全为保障、以促进国际安全为依托,增强维护国家安全能力,坚定维护国家政权安全、制度安全、意识形态安全,确保粮食、能源资源、重要产业链供应链安全,维护我国公民、法人在海外合法权益,筑牢国家安全人民防线,这是全面深化改革,增强人民群众安全感的应有之义。

  人民至上、生命至上是中国共产党对人民的庄严承诺。党的十八大以来,党中央坚持精准扶贫,动员全党全国全社会力量,上下同心、尽锐出战,攻克坚中之坚、解决难中之难,组织实施人类历史上规模最大、力度最强的脱贫攻坚战,历史性地解决了绝对贫困问题,创造了人类减贫史上的奇迹。在大战大考中,更能彰显“为人民谋幸福”的初心之坚;在风雨来袭时,更能考验“全心全意为人民服务”的宗旨之诚。

  平安中国、法治中国建设扎实推进,党和国家时刻以守护人民群众安全为出发点,严密防范、严厉打击敌对势力的渗透颠覆捣乱破坏活动,严厉打击侵害人民群众生命财产安全的各类违法犯罪,有力捍卫国家安全,维护社会安定,保护人民安宁。我国是世界上命案发案率最低、刑事犯罪率最低、枪爆案件最少的国家之一。

  诚如习近平总书记视察重庆时强调的,党和政府的一切工作,都是为了老百姓过上更加幸福的生活。新的征程上,在以习近平同志为核心的党中央坚强领导下,不断践行以人民为中心的发展思想,在发展中保障和改善民生,维护社会公平正义,不断实现好、维护好、发展好最广大人民的根本利益,人民获得感、幸福感、安全感将更加充实、更有保障、更可持续。

  (作者系重庆市巴南区金融发展中心副主任)

  

  


原文链接:https://www.12371.gov.cn/Item/663397.aspx
[免责声明] 本文来源于网络转载,仅供学习交流使用,不构成商业目的。版权归原作者所有,如涉及作品内容、版权和其它问题,请在30日内与本网联系,我们将在第一时间处理。
本网概况 联系我们 会员服务 免责声明 网站地图
本站部分信息由相应民事主体自行提供,该信息内容的真实性、准确性和合法性应由该民事主体负责。廉政时评网 对此不承担任何保证责任。
本网部分转载文章、图片等无法联系到权利人,请相关权利人与本网站联系。
北京中律政通咨询有限公司主办--全国政务信息一体化应用平台
廉政时评网 lzsp.org.cn 版权所有。
联系电话:010-57028685;监督电话:15010596982;违法和不良信息举报电话:010-57028685
地址:北京市西城区砖塔胡同56号院西配楼。
联系QQ:871104617