政讯通中心

欢迎访问廉政时评网!

当前所在:首页 > 廉政时评 > 正文

基层减负重在为实干者卸“包袱”

发布时间:2024-12-18 来源: 中共云南省委组织部 作者:佚名 浏览量:0

  

  

  “裹粽子”“文山会海”“问责大棒”......那些压在实干者身上的重重“包袱”,导致一些锐意进取的干部在工作中放不开手脚,让一些开拓创新的干部带着“包袱”上路,使一些攻坚破难的干部在十字路口踟蹰不前。之所以基层反映“小马拉大车”现象比较集中,少数领导和部门将压力“层层传导”简单异化为“层层加码”“层层卸责”,导致基层“马疲车挤”“负重前行”,是一条重要原因。笔者认为,为基层减负其实就是在为基层党员干部卸下不应有的包袱,让他们轻装上阵,可以腾出更多的精力来干实事。

  对于问责这事儿呢,得精准点。问责是推动工作的有效方法之一,当前,失责必问、问责必严已然成为常态。然而,不少基层干部反映,在基层存在问责不够精准的问题。比如,避重就轻的问题、轮流坐庄的问题、抓小放大的问题……为问责而问责,问责简单化,也就导致了问责泛化。拿问责立威,其实是推责,是诿过,是权力观出了偏差。不能一有风吹草动,就把干部拉出来“祭天”。要区分清楚,是真心为了工作不小心出了点岔子,还是偷懒耍滑、故意犯错。这样干部们才能放开胆子,像勇敢的“探险家”一样,去探索解决问题的新方法。

  对于考核这事儿呢,得客观点。为干部“去包袱”,考核评价体系必须得优化。考核内容应更注重工作质量和群众满意度,减少单纯以数据和排名为导向的考核指标。对于不同岗位的干部,要实施差异化考核,注重分析把握不同区域、不同行业、不同级别、不同年龄段干部的特点,解决“上下一般粗”“左右一个样”的问题,让考核真正反映干部的工作成效。同时,要建立动态的考核机制,根据实际情况及时调整和完善考核内容。

  对于容错这事儿呢,得理解点。我们常说,“人非圣贤,孰能无过”。在工作过程中,犯错是难免的,倘若“只许成功、不许失败”,难免会扼杀干部创新创业的活力。但是,容错并不意味着对所有的过错都“一容了之”,要明确容错的界限和范围,对于干部在改革创新、先行先试过程中因不可预见因素导致的失误,要给予宽容和理解。建立专门的评估机构和流程,对问题进行客观公正的分析,避免干部因一次失误而被“一棍子打死”。同时,要做好对被容错干部的后续跟踪和帮扶,让他们能够从失败中吸取经验,继续为事业拼搏。

  为实干者“去包袱”,就像给汽车加满油、给火箭点上火。让他们带着满满的活力和干劲,在发展的大道上“蹦跶”起来,去攻克一个个难题,为咱们的美好生活添砖加瓦!

  王景 周洁(景谷县委组织部)

  


原文链接:https://ylxf.1237125.cn/Html/News/2024/12/9/465293.html
[免责声明] 本文来源于网络转载,仅供学习交流使用,不构成商业目的。版权归原作者所有,如涉及作品内容、版权和其它问题,请在30日内与本网联系,我们将在第一时间处理。
本网概况 联系我们 会员服务 免责声明 网站地图
本站部分信息由相应民事主体自行提供,该信息内容的真实性、准确性和合法性应由该民事主体负责。廉政时评网 对此不承担任何保证责任。
本网部分转载文章、图片等无法联系到权利人,请相关权利人与本网站联系。
北京中律政通咨询有限公司主办--全国政务信息一体化应用平台
廉政时评网 lzsp.org.cn 版权所有。
联系电话:010-57028685;监督电话:15010596982;违法和不良信息举报电话:010-57028685
地址:北京市西城区砖塔胡同56号院西配楼。
联系QQ:871104617