中国共产党人的精神谱系 | 科学家精神:孜孜求索 勇攀高峰
一部科学史,也是一部书写科学家精神的历史。大桥挺立、高铁奔驰、蛟龙入海、神舟飞天……从高端装备到精密仪器,从重大工程到基础材料,新中国成立以来,广大科技工作者在祖国大地上树立起一座座科技创新的丰碑,也铸就了独特的精神气质——科学家精神:胸怀祖国、服务人民的爱国精神,勇攀高峰、敢为人先的创新精神,追求真理、严谨治学的求实精神,淡泊名利、潜心研究的奉献精神,集智攻关、团结协作的协同精神,甘为人梯、奖掖后学的育人精神。
科学无国界,但科学家有祖国
“同学们,听吧!祖国在向我们召唤……让我们回去把我们的血汗洒在祖国的土地上灌溉出灿烂的花朵……”70多年前,“两弹一星”元勋朱光亚带头起草了《给留美同学的一封公开信》,并送给美国各地区中国留学生传阅、讨论、联合署名。
1949年10月1日,新中国诞生。消息传到美国,朱光亚决心回到祖国,并呼吁海外中国留学生回国参加新中国的建设。他说:“我们都是靠千千万万终日劳动的中国工农大众的血汗供养长大的。现在他们渴望我们,我们还不该赶快回去,把自己的一技之长,献给祖国的人民吗?”在他的号召下,先后有52名留学生在公开信上签了字。
这些科学家回国后,在不同领域为国家建设贡献了自己的力量。在23位“两弹一星”功勋奖章获得者中,有19位是在新中国成立前后从国外归来的。为了祖国的繁荣强盛,他们放弃了国外优越的生活条件,甚至放弃了自己多年的科研成果。
“两弹一星”元勋郭永怀,1945年获得美国加州理工学院的博士学位,是国际著名的力学家和应用数学家。新中国成立后,美国当局采取摸底的方式对郭永怀进行调查,他在调查表上毅然写道:“中国是我的祖国,我想走的时候就要走”。结果,他被列为禁止离开美国的对象。后来,为了消除美国当局的怀疑,早日归国,他不惜烧掉10年积累的厚厚讲义和未公开发表的手稿。这些手稿凝聚着他多年的心血,有的几近成书,全都付之一炬。
郭永怀的夫人李佩为此感到无比惋惜,郭永怀却说没关系,知识都在科学家的脑袋中,他们拿不走。1956年,美国当局放宽了管制,他们经由日本,回到了阔别16年的中国。
中国科学院院士、数学与系统科学研究院研究员袁亚湘认为,科学家精神能够鼓舞年轻一代,最重要的一点就是爱国。“大家经常说科学没有国界,但是一定要记住后面那句话:科学家是有国别的。所以,爱国奉献是老一辈科学家传承下来的宝贵精神,也是我们这一代人要坚持的。”
科学没有止境
海南三亚阳光明媚,绿意盎然,耄耋之年的河南省鹤壁市农业科学院育种专家程相文仍在育种创新路上坚持着。自1964年来海南开展南繁育种,他在此已度过五十多个春节。
1963年大专毕业后,程相文成为浚县一名农业技术员,负责种子实验。1964年,他受单位安排,背着50多斤玉米种子,只身来到海南三亚田独镇罗篷村,在租来的零散玉米地里,开始了创新育种之路。
程相文每天下地五六个小时,带领助手套袋、授粉,在标签写上材料信息后系上植株,仔细观察玉米根系、叶片、籽粒长势并悉心记录。程相文说,亲力亲为才能熟悉材料,光看数据和报告无法发掘、利用好材料,选育出好品种。
五十多年来,他先后主持承担国家863计划、国家星火计划、国家农业成果转化基金等多个项目。连续创造了夏玉米5亩、100亩、1万亩、3万亩、10万亩国内同面积最高单产纪录。通过不懈地创新育种,他先后选育出39个玉米新品种,14个通过了国家和省级审定,其中“浚单”“永优”系列玉米品种,已经在全国累计推广5亿多亩,为农民增加经济效益上百亿元。
杂交水稻之父袁隆平曾这样说:“作为一个科学家,不能迷信权威,迷信书本,也不能因为取得一丁点的成绩就沾沾自喜,居功自傲。科学是没有止境的。只有敢于探索敢于创新,才能成果迭出,常创常新。”
舍己为人是不变的底色
2021年5月29日,在第五个全国科技工作者日前夕,年过九旬的中国中医科学院首席科学家屠呦呦写下寄语:科技创新,强国兴邦。
医者仁心,蒿草青青。上世纪60年代末,为了应对疟疾的传播和感染,屠呦呦所在的中国中医研究院接受了一项重大任务:研究抗疟药。为此,屠呦呦带领团队遍访中医典籍,提取出了对疟原虫抑制率100%的青蒿提取物。
然而团队在动物身上测试这种药物时,结果不太理想:一些动物治愈了,一些动物则中毒身亡。屠呦呦很着急。疟疾这种传染病有季节性,一旦错过当年的临床观察季节,就要再等一年。于是,她干脆向领导提交了志愿试药报告。“我是组长,我有责任第一个试药!”
1972年7月,屠呦呦带领2名科研人员在医院严密监控下进行了一周的试药观察,未发现该提取物对人体有明显毒副作用。当年8至10月,屠呦呦携药前往疫区,挽救了无数人的生命。
当人民群众生命健康受到疫情威胁,众多科技工作者都会挺身而出。
2020年1月18日,中国工程院院士钟南山临危受命担任国家卫健委高级别专家组组长,毅然登上从广州开往武汉的高铁。身负担当,执甲逆行。此前几天,钟南山还向全国民众呼吁,普通人如果没有迫切需要,不要前往武汉。
防控策略优化、病毒“摸底”、药物和疫苗研发……在抗击疫情的战线上,千千万万科技工作者与时间赛跑,向科学要方法、要答案。他们舍生忘死、团结协作,争分夺秒攻关,为人民的生命健康保驾护航。
甘当人梯 代代相传
2021年1月28日,中国科学院院士王绶琯先生走完了98岁的人生历程。作为我国天文学界的泰斗、射电天文的奠基人,他为我国天文研究事业做出突出贡献。他甘为人梯、奖掖后学的育人精神,也成为培养科技创新后备人才的宝贵遗产。
上世纪90年代,带着为国家培养杰出创新人才的责任感和使命感,王绶琯致函数十位院士和专家,呼吁共同开展“北京青少年科技俱乐部活动”,为有志于科技事业的青少年成长搭桥铺路。这一提议得到了钱学森等60位科学家的积极支持,1999年6月,他们发起成立了北京青少年科技俱乐部。从此,有潜质的“科学苗子”,在成长的关键阶段,有了一个走向科学殿堂的平台。
王绶琯亲自设计活动规则,考察评议学生,亲自联络专家对学生进行指导,动员北京高校、科研院所对中学生开放。在他的动员联络下,王乃彦、郑哲敏、黎乐民、匡廷云等800多位著名的院士专家加入进来,100多个实验室常年向中学生开放。
20余年间,先后有5万多名中学生参加了俱乐部的活动,其中约3000人走进178个科研团队及国家重点实验室参加“科研实践”进所活动。有的早期会员已成为国际科学前沿领军人物,在科研上独当一面。
我国数学家华罗庚曾说,人有两个肩膀,我要让双肩都发挥作用:一肩要挑起“送货上门”的担子,把科学知识和科学方法送到工农群众中去;另一肩要当作“人梯”,让年轻一代搭着我的肩膀攀登科学的更高一层山峰,然后让青年们放下绳子,拉我上去,再做人梯。
正是在老一辈科学家们的悉心栽培下,一代代青年科技工作者得以施展拳脚,为我国科研创新工作注入不竭动力。
人无精神则不立,国无精神则不强。在新时代的浪潮中,以科学家精神为引领,肩负起历史责任,开拓创新,砥砺前行,广大科技工作者一定能跑出中国发展的“加速度”,为实现中华民族伟大复兴作出更大贡献。(中央纪委国家监委网站 王斯英)
原文链接:http://www.hebcdi.gov.cn/2021-10/16/content_8637291.htm
[免责声明] 本文来源于网络转载,仅供学习交流使用,不构成商业目的。版权归原作者所有,如涉及作品内容、版权和其它问题,请在30日内与本网联系,我们将在第一时间处理。
最新加入
全国公安刑侦部门深入...
2025-01-06最高检召开专家学者座...
2025-01-03“田间课堂”接地气 ...
2025-01-03农业农村部党组理论学...
2024-12-25内蒙古法制报:最虔诚...
2024-12-25喜报!他们入选全国“...
2024-12-25检察日报: 为企业挽...
2024-12-25检察日报:打造“肇亮...
2024-12-25北疆检察护民生丨包头...
2024-12-25
热门资讯
盘锦市盘山县人民法院...
2023-12-15致中共泗洪县委杨云峰...
2022-06-17邹福君带人来政讯通-...
2021-11-12兴义市教育局滥用职权...
2024-06-04致河源市人民政府李勇...
2023-11-03邹福君,自称中国雷锋...
2021-11-10致广东省人民政府王伟...
2023-11-03《〈实践论〉〈矛盾论...
2021-08-21邹福君,自称中国影响...
2021-11-09内蒙古莫旗林业部门及...
2021-09-02