马克思主义中国化新的飞跃
中国共产党十九届六中全会审议通过《中共中央关于党的百年奋斗重大成就和历史经验的决议》(以下简称《决议》)确立习近平同志党中央的核心、全党的核心地位,确立习近平新时代中国特色社会主义思想的指导地位,反映了全党全军全国各族人民共同心愿,对新时代党和国家事业发展、对推进中华民族伟大复兴历史进程具有决定性意义。《决议》指出,习近平新时代中国特色社会主义思想是当代中国马克思主义、二十一世纪马克思主义,是中华文化和中国精神的时代精华,实现了马克思主义中国化新的飞跃。这一重要论断深刻阐明了习近平新时代中国特色社会主义思想的科学内涵和重大意义。
习近平新时代中国特色社会主义思想深刻回答了新时代的重大时代课题,是推动新时代党和国家事业不断向前发展的科学指南,是经过实践检验、富有实践伟力的强大思想武器
问题是时代的声音。判断一个理论是否实现了飞跃,不仅要看理论的新观点、新论断,关键要看这一理论是否能指导实践并促进社会重大进步。中国共产党在百年奋斗的伟大历程中,始终以实现中华民族伟大复兴为主题,立足于不同时期的重大实践问题,坚持将马克思主义基本原理与中国具体实际相结合,形成了一系列马克思主义中国化的理论成果。在新民主主义革命时期,以毛泽东同志为主要代表的中国共产党人,开辟了农村包围城市、武装夺取政权的正确革命道路,创立了毛泽东思想,为夺取新民主主义革命胜利指明了正确方向。在社会主义革命和建设时期,毛泽东同志提出把马克思列宁主义基本原理同中国具体实际进行“第二次结合”,以毛泽东同志为主要代表的中国共产党人,结合新的实际丰富和发展毛泽东思想,形成了至今仍有重要指导意义的独创性理论。毛泽东思想是马克思主义中国化的第一次历史性飞跃。在改革开放和社会主义现代化建设时期,以邓小平、江泽民、胡锦涛为主要代表的中国共产党人从新的实践和时代特征出发,分别围绕什么是社会主义、怎样建设社会主义,建设什么样的党、怎样建设党,实现什么样的发展、怎样发展等重大问题,坚持和发展马克思主义,科学回答了建设中国特色社会主义的发展道路、发展阶段、根本任务、发展动力、发展战略、政治保证、祖国统一、外交和国际战略、领导力量和依靠力量等一系列基本问题,形成包括邓小平理论、“三个代表”重要思想和科学发展观在内的中国特色社会主义理论体系,实现了马克思主义中国化新的飞跃。
在新时代,坚持和发展中国特色社会主义是一篇大文章。如何在新的时代条件下继续把这篇大文章写下去,是中国共产党必须回答好的重大课题。马克思、恩格斯说:“一切划时代的体系的真正的内容都是由于产生这些体系的那个时期的需要而形成起来的。”在新时代,党面临的主要任务是,实现第一个百年奋斗目标,开启实现第二个百年奋斗目标新征程,朝着实现中华民族伟大复兴的宏伟目标继续前进。习近平新时代中国特色社会主义思想坚持了科学社会主义基本原则,坚守党和人民在艰辛探索中走出的中国特色社会主义道路,深刻揭示了中国特色社会主义发展的理论逻辑、历史逻辑、实践逻辑,对关系新时代党和国家事业发展的一系列重大理论和实践问题进行了深邃思考和科学判断,就新时代坚持和发展什么样的中国特色社会主义、怎样坚持和发展中国特色社会主义,建设什么样的社会主义现代化强国、怎样建设社会主义现代化强国,建设什么样的长期执政的马克思主义政党、怎样建设长期执政的马克思主义政党等重大时代课题,提出一系列原创性的治国理政新理念新思想新战略。这一思想对马克思主义哲学、政治经济学、科学社会主义各个领域都提出了许多标志性、引领性的新观点,实现了对中国特色社会主义建设规律认识的新跃升,指明了中国式现代化道路的新图景,开辟了管党治党、兴党强党的新境界。习近平新时代中国特色社会主义思想源自实践,又指导实践,是从新时代中国特色社会主义全部实践中产生的理论结晶,是推动新时代党和国家事业不断向前发展的科学指南,是经过实践检验、富有实践伟力的强大思想武器。
习近平新时代中国特色社会主义思想提出了一系列原创性的治国理政新理念新思想新战略,以全新视野深化了对共产党执政规律、社会主义建设规律、人类社会发展规律的认识,是马克思主义中国化的最新成果
《决议》在党的十九大报告“八个明确”的基础上,用“十个明确”对习近平新时代中国特色社会主义思想的核心内容作了进一步概括。主体内容包括新时代坚持和发展中国特色社会主义的总任务、对我国社会主要矛盾的判断、总体布局和战略布局、总目标、发展方式、发展动力、外部条件、政治保证等基本问题。《决议》还从13个方面分领域总结了新时代党和国家事业取得的成就,并重点概括了其中原创性的理念和思想。比如,在坚持中国特色社会主义方面,提出中国共产党领导是中国特色社会主义最本质特征,是中国特色社会主义制度的最大优势,作出了新时代我国社会主要矛盾变化的科学判断,强调坚持和完善中国特色社会主义制度、推进国家治理体系和治理能力现代化;在全面建设社会主义现代化国家方面,提出新的“两步走”战略安排,强调我国现代化是人口规模巨大的现代化,是全体人民共同富裕的现代化,是物质文明和精神文明相协调的现代化,是人与自然和谐共生的现代化,是走和平发展道路的现代化;在全面从严治党方面,提出办好中国的事情,关键在党,关键在党要管党、全面从严治党,强调以党的政治建设为统领,落实管党治党政治责任,深入推进反腐败斗争,以伟大自我革命引领伟大社会革命等。
习近平新时代中国特色社会主义思想提出了一系列原创性的治国理政新理念新思想新战略。这些战略思想和创新理念,以全新视野深化了对共产党执政规律、社会主义建设规律、人类社会发展规律的认识,是马克思主义中国化的最新成果,是当今时代最鲜活的马克思主义。
习近平新时代中国特色社会主义思想是当代中国马克思主义、二十一世纪马克思主义,是中华文化和中国精神的时代精华,为推进民族复兴伟业提供了科学行动指南
中国共产党的思想理论有两个重要来源,一个是马克思主义,一个是中华优秀传统文化。理论创新是中国共产党百年奋斗的一条重要历史经验。推进理论创新,就要坚持把马克思主义基本原理同中国具体实际相结合、同中华优秀传统文化相结合。
《决议》指出,习近平新时代中国特色社会主义思想是中华文化和中国精神的时代精华。习近平新时代中国特色社会主义思想,深深植根于中华文化的沃土之中,深刻汲取博大精深的中华优秀传统文化所蕴含的丰富哲学思想、人文精神、道德理念和价值追求,是对中华优秀传统文化进行创造性转化、创新性发展的典范,具有强大的历史穿透力、文化感染力、精神感召力和民族凝聚力,激活了中华传统文化和中国精神,使马克思主义在中国大地上焕发出具有中国作风、中国气派的蓬勃活力。这一思想充分体现了以爱国主义为核心的民族精神和以改革创新为核心的时代精神所共同构成的中国精神。爱国主义始终是把中华民族坚强团结在一起的精神力量,改革创新始终是鞭策我们在改革开放中与时俱进的精神力量。进入新时代以来,我们正面对百年未有之大变局,世界不确定因素骤增。以习近平同志为核心的党中央审时度势,未雨绸缪,对内以中国梦凝聚中华民族团结一致、奋发图强、开拓创新的磅礴力量,对外以人类命运共同体凝聚反对霸权主义、单边主义和逆全球化的世界合力,以全球视野、战略思维、伟大气魄、斗争精神、底线思维再次让我们的民族精神和时代精神焕发出新的活力和伟大力量。习近平总书记指出,中国精神是凝心聚力的兴国之魂、强国之魂。实现中华民族伟大复兴的中国梦,必须弘扬中国精神。习近平新时代中国特色社会主义思想是中华文化和中国精神的时代精华,是中华文化和中国精神在马克思主义指引下在新时代的创造性发展,实现了马克思主义中国化新的飞跃。
在习近平新时代中国特色社会主义思想指引下,中华民族不仅会实现伟大复兴中国梦,而且会在人类文明发展进程中作出越来越大的贡献,更好推进人类文明进步事业
中华民族是一个有着5000多年源远流长文明历史的伟大民族,曾经为人类文明进步作出了不可磨灭的贡献。但近代以来,随着帝国主义的入侵,中国逐步沦为半殖民地半封建社会,国家蒙辱、人民蒙难、文明蒙尘,中华民族遭受了前所未有的劫难,中华文明也受到了前所未有的破坏,近代以来在世界文明中的地位日益下降。鸦片战争以后,虽有不同阶级阶层的仁人志士都为实现民族伟大复兴而进行过艰辛的探索和努力,但中华民族没有改变半殖民地半封建社会的性质,经济、社会和文明的发展长期落后于西方发达国家,直至1949年中华人民共和国的成立。中国共产党经过百年的奋斗,带领中华民族迎来了从站起来、富起来到强起来的伟大飞跃,不仅实现了第一个百年奋斗目标、全面建成了小康社会,而且正在向着全面建成社会主义现代化强国的第二个百年奋斗目标迈进。尤其是改革开放以来开创、坚持和发展的中国特色社会主义道路,创造了中华民族新的辉煌,取得了举世瞩目的奇迹,并以蓬勃生气的活力继续彰显中国道路的独特优势。
党的十八大以来,习近平总书记从人类文明史的宽宏视野来看待中国特色社会主义对中华民族、对世界历史进程和人类文明的影响。习近平总书记在庆祝中国共产党成立100周年大会上的重要讲话中指出:“我们坚持和发展中国特色社会主义,推动物质文明、政治文明、精神文明、社会文明、生态文明协调发展,创造了中国式现代化新道路,创造了人类文明新形态。”中国特色社会主义新时代是全体中华儿女勠力同心、奋力实现中华民族伟大复兴中国梦的时代,是我国不断为人类作出更大贡献的时代。经过实践探索和理论创新,习近平新时代中国特色社会主义思想全面、深刻地回答了新时代坚持和发展中国特色社会主义的总目标、总任务、总体布局、战略布局和发展方向、发展方式、发展动力、战略步骤、外部条件、政治保证、祖国统一等基本问题,把我们对中国特色社会主义的认识提升到新的高度和水平。在习近平新时代中国特色社会主义思想指引下,中华民族不仅会实现民族振兴、国家富强、人民幸福的伟大复兴中国梦,而且会在人类文明发展进程中作出越来越大的贡献,更好推进人类文明进步事业。(作者王胜洲,系北京大学马克思主义学院访问学者;王久高,系北京大学马克思主义学院党建所所长、博士生导师)
原文链接:http://www.sdjj.gov.cn/gzdt/llyt/202111/t20211130_11661551.htm
[免责声明] 本文来源于网络转载,仅供学习交流使用,不构成商业目的。版权归原作者所有,如涉及作品内容、版权和其它问题,请在30日内与本网联系,我们将在第一时间处理。
最新加入
全国公安刑侦部门深入...
2025-01-06最高检召开专家学者座...
2025-01-03“田间课堂”接地气 ...
2025-01-03农业农村部党组理论学...
2024-12-25内蒙古法制报:最虔诚...
2024-12-25喜报!他们入选全国“...
2024-12-25检察日报: 为企业挽...
2024-12-25检察日报:打造“肇亮...
2024-12-25北疆检察护民生丨包头...
2024-12-25
热门资讯
盘锦市盘山县人民法院...
2023-12-15致中共泗洪县委杨云峰...
2022-06-17邹福君带人来政讯通-...
2021-11-12兴义市教育局滥用职权...
2024-06-04致河源市人民政府李勇...
2023-11-03邹福君,自称中国雷锋...
2021-11-10致广东省人民政府王伟...
2023-11-03《〈实践论〉〈矛盾论...
2021-08-21邹福君,自称中国影响...
2021-11-09内蒙古莫旗林业部门及...
2021-09-02