肖像画:古代的图像数据
《杜甫采药轴》,杜甫曾以采药、种药贴补家用。 (图片来源:国家博物馆官网)
《岳飞画像》,岳飞喜欢读《春秋左氏传》,《春秋》是古代儒家经典,突出一个义字。陈彧之 摄
《南楼老人夜纺授经图》,南楼老人是画面中纺织的女性,名字为陈书,她教子有方,同时也是一位杰出的女画家。陈彧之 摄
中国的肖像画历史悠久、源远流长,肖像画作为图像数据,为后世留下了历史人物的容貌形象,是珍贵的历史记录。国家博物馆正在展出“容曜丹青——馆藏明清肖像画展”,让我们仔细打量这些被慎重制作的肖像画,了解其中的人物故事。
杜甫采药 拒人馈赠
在没有摄影术的时代,我们了解古人形象最重要的方式就是肖像画。中国的肖像画历史悠久,到明清时代,在继承传统的基础上,借鉴了外来技法,让人物形象更加立体生动。我们今天见到的许多古人的形象,是明清时代的画家绘制出的,亲眼见到的人物,绘制出来的肖像画当然与真人更加接近,而未能亲眼见到的人物,画家通过流传下来的图像资料或文字资料进行创作,则多少有想象的成分了。
容曜丹青展中,展出了一幅清代画家绘制的《杜甫采药图》,画中杜甫左手拈着胡须,右手持镰刀和竹篓,神态淡然自得。众所周知,杜甫是唐朝一位伟大的诗人,但鲜有人知的是,他还是一位知医懂药的人。
古人有云:“一物不知,深以为耻”,古代读书人没有今天这样明确的知识分野,而以博学多闻自期,因此不少诗人都懂医药知识,初唐四杰之一的王勃以一篇《滕王阁序》少年成名,其实他自小就学习医学,还有一部《医语纂要》。
杜甫懂得医药知识,一是因为他体弱多病,患有慢性病,久病成医,自然积累了不少医药知识;二是因为生活拮据,通过采药、种药、制药来贴补家用。中年时代,杜甫在长安羁旅十年,仕途上不得志,经济上也不宽裕,只得“卖药都市,寄食友朋”。安史之乱爆发后,杜甫开始了漂泊之旅,经济状况就更差了,更加需要通过种药来维持生计。
乾元二年(759年)年末,杜甫几经辗转,来到了成都浣花溪畔,次年在友人的帮助下建起了一座草堂,作为自己的栖身之所,这便是“杜甫草堂”,今天它已成为一座纪念杜甫的博物馆。
杜甫在草堂居住了将近四年,这是他晚年生活中最安定的一段时光。杜甫在草堂中植树养花,将简陋的环境布置得美观,当然也不忘种药。草堂近旁有一株高大的楠树,杜甫认准了这里是开辟药圃的好地方,他在诗中如此写道:“楠树色冥冥,江边一盖清。近根开药圃,接叶制茅亭。落景阴犹合,微风韵可听。寻常绝醉困,卧此片时醒。”贫寒的生活在这首诗中不见了踪影,代之以田园的乐趣。
杜甫在草堂的生活得到了友人的帮助,但并非所有人的帮助他都愿意接受。大概是在广德二年(764年),一位太子身边的侍从官张某从西北来到成都,送给杜甫珍贵奢华的绸缎,请他收下充当被褥。杜甫深感不安,认为“服饰定尊卑,大哉万古程。今我一贱老,短褐更无营”,以其地位不应享用这样奢华之物,但他更担心的是骄奢带来的后果,他谢绝了礼物,“奈何田舍翁,受此厚贶情。锦鲸卷还客,始觉心和平。”
“药条药甲润青青,色过棕亭入草亭”,望着自己亲手种下的草药茁壮成长,不受别人的馈赠而能自食其力,这是杜甫心中感到和平的根源。
岳飞读书 义字当头
容曜丹青展中,展出清代一位画家绘制的《岳飞画像》,画中岳飞端坐在一张虎皮椅上,右手捧一册蓝色封皮的书,目光望向前方,似是在思考书中的内容。岳飞的这一形象很容易让观众想到另一位名垂青史的武将——关羽,被后世尊称为“武圣”的关羽曾夜读《春秋》,那么岳飞在读的是哪本书呢?
尽管画中没有标明岳飞所读书名,但是《春秋》的可能性很大。《宋史·岳飞传》说他年少时就有气节,性格沉稳不喜欢说话,家中虽然贫困,但十分好学,“尤好《左氏春秋》、孙吴兵法”,而且力量惊人,尚未成年就能够“挽弓三百斤”,可以说在他的少年时代即初步展露出文武全才。
关羽与岳飞都爱读《春秋》,是因为《春秋》一书在众多儒家经典中,首重一个“义”字。相传孔子曾修订《春秋》,他的修订工作依据自己的政治理想而展开,在一字一句中暗含褒贬之义,此乃“微言大义”,孟子赞扬孔子修订《春秋》使乱臣贼子恐惧不已。后世学者解释与发挥孔子修订过的《春秋》中的事件与思想,逐渐形成了《春秋左氏传》《春秋公羊传》《春秋谷梁传》,是为“《春秋》三传”。
《春秋》记载春秋时代242年的历史,“天下之大,事变之博,无不有也”,读者从《春秋》中能汲取到前人的经验与教训,但更重要的是体会到古人讲求秩序、倡导仁义的精神。杀身成仁、舍生取义,古人为了仁义可以献出自己的生命,而关羽、岳飞之所以为后人称道,也正在力行了这一点。
岳飞为后世留下了一些至理名言,如“文臣不爱钱,武臣不惜死,天下太平矣。”吴玠仰慕岳飞的为人,想与他深交,以美姬相赠,岳飞以“主上宵旰,岂大将安乐时”为由拒绝。宋高宗赵构曾为岳飞营造宅邸,岳飞效仿汉朝骠骑将军霍去病的做法,予以拒绝并回答“敌未灭,何以家为?”在有一次回答高宗天下何时能太平的问题时,岳飞做出了“文臣不爱钱,武臣不惜死,天下太平矣”的回答。
岳飞对自己要求极严,能抵挡住方方面面的诱惑,他治军亦以严格著称。岳家军在南征北战的过程中,形成“冻杀不拆屋,饿杀不打掳”的作风,注重保护百姓的利益。对于侵害百姓利益的行为,岳飞严惩不贷,史载“卒有取民麻一缕以束刍(喂牲畜的草)者,立斩以徇”。正是因为岳家军纪律严明,秋毫无犯,才能得到百姓的支持,史载“民见他将兵,遁亡灭影,闻为岳家军过,则相帅共观,举手加额,感慕至泣。”救民于倒悬,这无疑是天底下最大的义。
南楼教子 诗书传家
容曜丹青展中有一单元,专题呈现明清女性肖像画。明清时代,江南地区才女辈出,形成独具特色的才女文化。他们的出现冲击了今人对古代女性的定见,他们不仅能够识字写字,而且在诗歌、绘画等领域取得了不俗的成绩,他们既是诗人、画家,又是母亲、妻子,他们的家庭故事也因为作品的流传而为人知晓,《南楼老人夜纺授经图》就是一个很好的例子。
南楼老人指的是清代著名女画家陈书(1660年-1736年),字南楼,浙江嘉兴人。她擅长画人物、花鸟、山水,书法秀丽,而且能写诗文,著有《复庵吟稿》。陈书丈夫钱纶光的家庭本是中产之家,后家道中落,陈书的公公不愿给家里增添负担,决定携妻去外地教书,钱纶光要去探望父母,临行前嘱咐妻子教育好子女:“吾亲老不能咫尺离膝下,又僻处乡曲,贫不能延名师授诸子业,汝请为我教之,我依奉老亲无忧矣。”
《南楼老人夜纺授经图》描绘的就是陈书辅导三子背诵儒家经典的场景,画面中三个小男孩在烛台旁认真读书,陈书就着微弱的烛光纺纱织布。有时,陈书还要通过卖画来贴补家用。三个小男孩中最有出息的是年纪最大的钱陈群,他未及弱冠离家去北京求学,靠给别人抄书为生,为度过寒冷的冬天,他在市场上花了三百文钱买皮袖,自己补缀到衣服上,买不起一件完整的皮衣。过了几年,他回到家乡,帮助母亲督导两个弟弟读书,为让他们专心读书,将他们关在阁楼上,撤去楼梯,每日饮食用绳子吊上去,由此两个弟弟的学业大进。
钱陈群在康熙六十年(1721年)三十六岁时考取进士,由此进入仕途,雍正褒奖他为“安分读书人”,他在乾隆朝曾任内阁学士、经筵讲官,为乾隆讲解儒家经典。钱陈群事母孝顺,他请人绘制《南楼老人夜纺授经图》进呈乾隆,乾隆为陈书事迹感动,题诗褒奖,将其比作欧阳修的母亲。欧阳修幼年丧父,母亲用荻在地上写字教他识字,前有欧母“画荻教子”,后有陈书“夜纺授经”,皆是贤母典范。
幸运的是,今天我们还能在博物馆中见到这位贤母与女画家的真迹,了解到她夜纺授经的故事,感知到诗书传家久的醇厚家风的力量。(陈彧之)
原文链接:https://www.ccdi.gov.cn/lswhn/shijian/202205/t20220527_195318.html
[免责声明] 本文来源于网络转载,仅供学习交流使用,不构成商业目的。版权归原作者所有,如涉及作品内容、版权和其它问题,请在30日内与本网联系,我们将在第一时间处理。
上一篇:王尽美诗歌中的“尽善尽美”
最新加入
全国公安刑侦部门深入...
2025-01-06最高检召开专家学者座...
2025-01-03“田间课堂”接地气 ...
2025-01-03农业农村部党组理论学...
2024-12-25内蒙古法制报:最虔诚...
2024-12-25喜报!他们入选全国“...
2024-12-25检察日报: 为企业挽...
2024-12-25检察日报:打造“肇亮...
2024-12-25北疆检察护民生丨包头...
2024-12-25
热门资讯
盘锦市盘山县人民法院...
2023-12-15致中共泗洪县委杨云峰...
2022-06-17邹福君带人来政讯通-...
2021-11-12兴义市教育局滥用职权...
2024-06-04致河源市人民政府李勇...
2023-11-03邹福君,自称中国雷锋...
2021-11-10致广东省人民政府王伟...
2023-11-03《〈实践论〉〈矛盾论...
2021-08-21邹福君,自称中国影响...
2021-11-09内蒙古莫旗林业部门及...
2021-09-02