政讯通中心

欢迎访问廉政时评网!

当前所在:首页 > 廉政文化 > 正文

且将风骨寄海棠

发布时间:2022-06-08 来源: 西藏纪检监察网 作者:佚名 浏览量:0

  古人有九大雅事,其中便有一项莳花,花花草草令人赏心悦目,花花草草中也寄托着人们的心志,将这景这情这意写下来,成就了一首又一首发自肺腑的诗。在灿若星河的诗海中,歌咏海棠的诗词作品为数不少,且让我们来欣赏海棠诗。

  苏轼是众所周知的“海棠迷”,痴迷到秉烛夜观“只恐夜深花睡去,故烧高烛照红妆”;陆游可谓“海棠痴癫”,整日为海棠不堪风吹日晒而担心,“为爱名花抵死狂,只愁风日损红芳。”

  海棠没有梅花香远,不比兰花幽雅,为何能令东坡痴狂、使陆游疯癫?这其中最让诗人倾心的,是海棠绰约风姿中飘然而立的高洁品质和刚傲风骨。

  晚唐五代诗人韩偓笔下的海棠是宁静至简的清欢,“海棠花在否,侧卧卷帘看”,一幅与世无争、怡然自得的生活画卷,个中的超然于物外都在侧卧看海棠的意境里表达了出来。李清照可谓是韩偓跨越百年的知音,她清晨懒于梳妆,第一件事便是念念不忘昨夜风雨中的海棠是否无恙,“试问卷帘人,却道海棠依旧。”花静穆而高远,人至简而自在,人生最难得的便是保持一颗纯粹淡泊的心,当物我相融为海阔天空的心境,这才是人生最诗意的打开方式。

  宋朝诗人陈与义眼里的海棠是傲然不屈的象征,“二月巴陵日日风,春寒未了怯园公。海棠不惜胭脂色,独立蒙蒙细雨中。”这首《春寒》浸透着家国之思,此诗写于南宋初年金兵入侵社会动荡之时,作者避难于巴蜀,在漂泊中他看到了那雨中独立绽放的海棠,此时的心境只有海棠可以寄寓,一腔悲愤力透纸背,赤诚丹心跃然而出。革命志士秋瑾对此也有同样的感受,写下了《秋海棠》:“栽植恩深雨露同,一丛浅淡一丛浓。平生不借春光力,几度开来斗晚风。”透过文字窥见诗人跳动的脉搏,有谁能比“愿将生命作牺牲”的她,更懂得这一缕春信的深意呢?

  金朝诗人元好问心中的海棠是幽雅高洁的化身,其中一首《同儿辈赋未开海棠》说:“枝间新绿一重重,小蕾深藏数点红。爱惜芳心莫轻吐,且教桃李闹春风。”这画面透出满满的人生感悟,正是诗人一生“潦倒粗疏我自真”高洁操守的真实写照,同时也告诫晚辈要洁身自好、不随波逐流。清朝诗人袁枚也同样钟情于海棠的幽独清高,他在《秋海棠》一诗中写道:“小朵娇红窈窕姿,独含秋气发花迟。暗中自有清香在,不是幽人不得知。”谁言海棠无香呢?在他心中,海棠的香气清雅脱俗,只有像他那样情操高雅、心性坚定的人才能感受到。

  海棠让无数诗人为之沉醉倾倒,也深受周恩来的喜爱,中南海西花厅的海棠见证了他为国家鞠躬尽瘁的一生。斯人已去犹忆影,在这片海棠花开魂依旧的热土上,中华儿女将书写新时代更加辉煌的篇章。

  一窗海棠,两三淡笔,个中的风韵傲骨令人回味无穷。(熊爱成)

  


原文链接:http://www.xzjjw.gov.cn/wh/100494.jhtml
[免责声明] 本文来源于网络转载,仅供学习交流使用,不构成商业目的。版权归原作者所有,如涉及作品内容、版权和其它问题,请在30日内与本网联系,我们将在第一时间处理。

上一篇:春华牧童

下一篇:故乡在我心中

本网概况 联系我们 会员服务 免责声明 网站地图
本站部分信息由相应民事主体自行提供,该信息内容的真实性、准确性和合法性应由该民事主体负责。廉政时评网 对此不承担任何保证责任。
本网部分转载文章、图片等无法联系到权利人,请相关权利人与本网站联系。
北京中律政通咨询有限公司主办--全国政务信息一体化应用平台
廉政时评网 lzsp.org.cn 版权所有。
联系电话:010-57028685;监督电话:15010596982;违法和不良信息举报电话:010-57028685
地址:北京市西城区砖塔胡同56号院西配楼。
联系QQ:871104617