政讯通中心

欢迎访问廉政时评网!

当前所在:首页 > 理论视野 > 正文

科学把握我们面临的战略机遇和风险挑战

发布时间:2022-08-09 来源: 陕西党建网 作者:佚名 浏览量:0

  习近平总书记在省部级主要领导干部“学习习近平总书记重要讲话精神,迎接党的二十大”专题研讨班上指出:“谋划和推进党和国家各项工作,必须深入分析国际国内大势,科学把握我们面临的战略机遇和风险挑战。” 这就为我们如何有效运用前进道路上的战略机遇、有力应对前进道路上的风险挑战提出了明确要求。

  首先,要以自信的姿态准确把握前进道路上的战略机遇。顺应时代发展潮流、把握人类发展大势,是中国革命、建设、改革不断从胜利走向胜利的一个重要原因。当前,我们必须要有“在危机中育先机、于变局中开新局”的自觉意识,以时不我待的紧迫感利用一切可以利用的机会朝着第二个百年奋斗目标迈进。即便在国内经济下行压力加大、国际局势持续动荡的情形下,我国发展仍处于可以大有作为的重要战略机遇期。2022年3月全国两会期间,习近平总书记从“有中国共产党的坚强领导”“有中国特色社会主义制度的显著优势”“有持续快速发展积累的坚实基础”“有长期稳定的社会环境”“有自信自强的精神力量”等五个方面概括了我国经济社会发展所具备的“五个战略性有利条件”。回顾过去,正是在这“五个战略性有利条件”的支撑下,我们党带领人民解决了许多长期想解决而没有解决的难题,办成了许多过去想办而没有办成的大事。面向未来,无论遭遇何种风险挑战,这“五个战略性有利条件”都是我们续写“中国之治”的保障所在。

  其次,要以求实的精神全面分析前进道路上的风险挑战。习近平总书记强调:“前进的道路不可能一帆风顺,越是前景光明,越是要增强忧患意识,做到居安思危,全面认识和有力应对一些重大风险挑战。”整体来看,当前我国经济社会发展面临的风险挑战大致可以分为以下两类:一种是内源性风险挑战不断。发展不平衡不充分问题突出,如区域发展、城乡发展、收入分配、经济与生态发展、实体经济和虚拟经济等方面的不平衡,以及市场竞争、制度创新、有效供给、红利释放等方面的不充分。民生问题凸显,看病难、上学难、就业难、住房难、养老难尚未得到根本解决;我国人口出生率放缓;自主创新基础薄弱,核心技术有待突破;中国尚未实现国家统一,“台独”等分裂势力破坏和平的行径猖獗。另一种是外源性风险挑战频仍。经济发展方面,全球金融危机阴霾还未散去,世界经济持续低迷、复苏乏力;地缘政治方面,霸权主义、冷战思维复燃一度威胁世界和平稳定,当前以美国为首的西方国家或明或暗地助推俄乌冲突、加剧台海紧张局势,使得世界更加动荡不安;意识形态领域暗流涌动;生态环境方面,气候变化、水资源短缺、生物多样性锐减等全球环境问题凸显。世界气象组织2022年4月发布的年度旗舰报告《全球气候状况》显示,2021年全球温室气体浓度、海平面上升、海洋热量和海洋酸化四个关键气候变化指标都创下新纪录;公共卫生方面,甲型H1N1流感、脊髓灰质炎疫情、埃博拉疫情、“寨卡”疫情、新冠肺炎疫情、猴痘疫情等国际公共卫生紧急事件频发。

  再者,要以斗争的意志勇于化解前进道路上的风险挑战。增强斗争意志是化解风险挑战的重要思想前提。不可否认,各种风险挑战衍生的环境具有复杂性,表现的样态具有多样性,产生的危害具有严重性。由此,化解风险挑战也就具有了艰巨性、长期性和危险性。列宁曾指出:“如果斗争只是在有极顺利的成功机会的条件下才着手进行,那么创造世界历史未免就太容易了。”这就表明,广大党员领导干部要自觉坚定斗争意志,充分做好化解风险挑战的思想准备。一是对风险挑战的客观存在不回避。现实中,个别党员领导干部形式主义作风严重,为了所谓的“门面”和“脸面”,对内外风险挑战视而不见、任由其泛滥,结果导致风险挑战演变成巨大的社会问题,以致给党和国家造成重大损失。回避并不是应对风险挑战的良方,积极主动应对才是唯一的出路。二是对风险挑战的侵袭干扰不退缩。风险挑战不会自发地消失,畏惧与退缩亦不会抹除风险挑战的存在。这就要求广大党员领导干部在任何困难和风险面前不放弃、不退缩、不止步,百折不挠为国家前途命运而奋斗。三是对风险挑战的抵抗防御不懈怠。化解风险挑战是一个长期的过程,不应只贪一时之功、只借一己之力。这要求广大党员领导干部在化解风险挑战中不可麻痹懈怠、不存侥幸心理,以免造成风险挑战的反扑。针对我国新冠肺炎疫情所呈现出的多点散发、多地频发的态势,习近平总书记强调:“必须高度警惕麻痹思想、厌战情绪、侥幸心理、松劲心态,否则将带来严重后果,甚至前功尽弃。”广大党员领导干部要时刻保持高度的责任心、使命感,始终绷紧化解风险挑战的弦,做到守土有责、守土担责、守土尽责,在化解风险挑战中敢于亮剑、敢于斗争,坚决防止和克服嗅不出敌情、分不清是非、辨不明方向的政治麻痹,始终保持昂扬的斗争意志。

  (作者为江苏省习近平新时代中国特色社会主义思想研究中心南京航空航天大学基地执行主任)

  责任编辑:魏捷


原文链接:http://www.sx-dj.gov.cn/a/dkll/20220809/72869.shtml
[免责声明] 本文来源于网络转载,仅供学习交流使用,不构成商业目的。版权归原作者所有,如涉及作品内容、版权和其它问题,请在30日内与本网联系,我们将在第一时间处理。
本网概况 联系我们 会员服务 免责声明 网站地图
本站部分信息由相应民事主体自行提供,该信息内容的真实性、准确性和合法性应由该民事主体负责。廉政时评网 对此不承担任何保证责任。
本网部分转载文章、图片等无法联系到权利人,请相关权利人与本网站联系。
北京中律政通咨询有限公司主办--全国政务信息一体化应用平台
廉政时评网 lzsp.org.cn 版权所有。
联系电话:010-57028685;监督电话:15010596982;违法和不良信息举报电话:010-57028685
地址:北京市西城区砖塔胡同56号院西配楼。
联系QQ:871104617