新兴青年群体的理论传播怎么做
新兴青年群体是随着我国社会经济转型升级而出现的新生社会力量,是党执政的重要群众基础,也是党的创新理论传播的重要对象。这个群体具有互联网平台化的新业态特征,组织结构松散,存在偏离主流意识形态的风险。在党的创新理论传播中,需要结合他们数字化生存程度较高的特点,使用丰富新颖的数字化手段,从全网、圈层、个体三个层面实施传播行为,做到让党的理论真正落地生根、入耳入心。
打造“出圈”的媒体产品,创新理论传播样态,做到传播的全网扩散。网络空间中,信息阅读的主动权掌握在受众手中,只有把严肃,甚至深奥的理论讲懂讲透讲生动,用大家喜闻乐见的形式呈现出来,令人耳目一新,印象深刻,才容易被人接纳,实现良好的传播效果和教育意义。数字化时代,优质的媒体产品应是理论内容与新媒体技术的融合,作为“网生代”的新兴青年群体是新技术新风格新形式媒体产品的拥趸。针对这个群体的理论传播,可以充分运用数字化技术,契合他们的阅读喜好,打造生动“出圈”的媒体产品,引发他们大量的评论、转发、点赞,实现党的创新理论全网扩散。
微电影、数字视觉小说、游戏等都是近年来深受新兴青年群体喜爱的内容产品形式。除去产品本身因人物形象饱满、剧情曲折生动吸引人外,在新技术的加持下,某些产品还能为受众提供互动体验和沉浸式体验,如在视频中增加互动元素,受众的点击能改变剧情走向,替剧中人做命运选择,引发观看者产生共命运的情感共鸣;或是通过VR技术使用,真实还原故事场景,赋予受众亲临现场的参与感。这些媒介产品满足了融媒体时代人们立体化的体验需求,成为“爆款”火遍全网。在党的创新理论传播中,新媒体技术的使用驱动了高质量内容生产,理论传播样态鲜活,减少了生硬说教式的传播,让党的理论可亲可近可感。先传播扩散,再发挥作用,用丰富多元的传播样态吸引新兴青年群体的关注,进而实现宣传效果的最大化和最优化。
重视“核心人物”,创新理论传播方式,提升传播的圈层影响力。网络圈层指一种分散的、自发的数字化联合群体,是互联网虚拟空间的常态化存在,其内部成员一般生活经历相似、价值观相近、兴趣爱好相同,体现出圈内同质、圈际异质的特征。生存数字化、社交网络化的新兴青年群体大多有加入圈层的经历,圈层深刻影响着他们的思维方式和价值观念。新兴青年群体具有价值观多元化的特点,圈层的内在黏合度和排外性都会加大理论传播的难度。党的创新理论实现网络圈层传播的落地,可先触达到圈层“核心人物”,突破壁垒,进而实施二级传播甚至多级传播,影响圈层中其他成员。
网络圈层中的“核心人物”指圈层的召集人或发起者,在圈层成员中享有较高的话语权与权威性。他们扮演着“意见领袖”的角色,能够影响所在圈层的议题设置和话题走向,因而圈层中核心人物的观点表达在集体意识的引导方面就有了不容忽视的作用。党的创新理论传播中,准确判断圈层中的核心人物,并充分调动他们的积极性,让核心人物用圈内惯用的话语方式解读政治理论,产生熟人传播效应,在高信任度的基础上,实现理论“破壁”。圈层中的理论传播,不是一步到位,而是通过层层波及,最后达到全体成员了解并认同的效果。新时代中国青年生逢中华民族发展的最好时期,党的创新理论学习帮助新兴青年群体树立正确的价值信念,成为奋进新征程的重要力量。
探索“虚拟数字人”建设,创新理论传播载体,实现传播的精准定位。随着网络技术的不断创新发展,虚拟数字人将是未来网络世界发展的重要一环,据预测,2030年虚拟数字人整体市场规模将达到2700亿元。新兴青年群体有着“数字土著”之称,乐于接受新鲜事物,走在网络发展前沿,他们将是虚拟数字人市场的消费主力军。以“虚拟人”为载体,借助其所言所行实施党的创新理论传播,呼应了新兴青年群体数字化消费行为的需求和发展趋势。通过对新兴青年群体网络行为产生的大数据进行捕捉和调查,分析他们的喜好和偏向,借助AI情感算法、多模态人机交互、类脑科学等技术打造“虚拟人”的形象与人格,赋予“人物”经历与故事。与虚拟人的交流可以营造“一对一”的场景氛围,让人产生“专属感”,有效提升了党的创新理论在目标群体中的到达率。通过甄别新兴青年群体对不同风格虚拟人的“追捧”和“着迷”,实现对他们进行理论传播的精准定位。
未来互联网的发展,是虚拟空间世界日渐叠加现实生活世界的过程,把集聚新兴青年群体喜爱元素的“虚拟数字人”建设成能够承担起党的创新理论宣讲与解读的载体,是数字经济时代理论传播方式与手段创新的表现。主流媒体和党团组织的各类新媒体平台可以是虚拟数字人的“入驻地”。建设被新兴青年群体乐于接受的数字人物,可以通过让虚拟人在网络空间积极参与新兴青年群体喜爱的活动,如游戏、高热度音乐节、平台晚会和文化赛事等,以提高自身形象在受众群体中的能见度,扩大渗透力和影响力;又或者建立社交媒体账户、入驻视频平台,与其他“虚拟主体”联动,不断丰富虚拟数字行为与经历,增强自身鲜活性和亲和力,避免新兴青年群体将虚拟人物与价值观灌输进行捆绑而产生抵触心理。“虚拟数字人”适应了网络空间发展潮流,在新的场域中以身示范,引导新兴青年群体向好向上向善,从而凝聚起青年一代建设社会主义的磅礴力量。
(作者系长安大学马克思主义学院副教授、硕士生导师)
责任编辑:魏捷
原文链接:http://www.sx-dj.gov.cn/a/dkll/20220808/72794.shtml
[免责声明] 本文来源于网络转载,仅供学习交流使用,不构成商业目的。版权归原作者所有,如涉及作品内容、版权和其它问题,请在30日内与本网联系,我们将在第一时间处理。
上一篇:党在新征程上的四个重大明确宣示
下一篇:用好红色资源,助力基层文化建设
最新加入
全国公安刑侦部门深入...
2025-01-06最高检召开专家学者座...
2025-01-03“田间课堂”接地气 ...
2025-01-03农业农村部党组理论学...
2024-12-25内蒙古法制报:最虔诚...
2024-12-25喜报!他们入选全国“...
2024-12-25检察日报: 为企业挽...
2024-12-25检察日报:打造“肇亮...
2024-12-25北疆检察护民生丨包头...
2024-12-25
热门资讯
盘锦市盘山县人民法院...
2023-12-15致中共泗洪县委杨云峰...
2022-06-17邹福君带人来政讯通-...
2021-11-12兴义市教育局滥用职权...
2024-06-04致河源市人民政府李勇...
2023-11-03邹福君,自称中国雷锋...
2021-11-10致广东省人民政府王伟...
2023-11-03《〈实践论〉〈矛盾论...
2021-08-21邹福君,自称中国影响...
2021-11-09内蒙古莫旗林业部门及...
2021-09-02