鞋:鞋子合不合脚,自己穿了才知道
发布时间:2022-08-17
来源: 甘肃纪检监察网
作者:佚名
浏览量:0
《说文解字》里没有“鞋”字。中国最早的鞋,不管是用什么材料做的,一律叫做“屦(jù)”。《释名》:“屦,拘也,所以拘足也。”
秦汉之后,“履”代替了“屦”,成了鞋的通称。《释名》:“履,饰足以为礼也。”《说文解字》则说:“履,足所依也。”
隋唐时期,本来只指皮鞋的“鞋”,逐渐替代了“履”。《释名》:“鞋,解也。着时缩其上如履然,解其上则舒解也。”
这个过程,似乎表明了“鞋”的发展逻辑:开始的时候,是约束功能,是不是怕脚长野了呢?后来,有了装饰功能,穿不穿鞋,或者穿什么鞋,都与礼有了关系。民间所谓“光脚的不怕穿鞋的”,可能最适合这一时期的情况。再后来,注重实用功能,脚在工作的时候要系紧鞋带,脚在休息的时候要解开鞋带。
如果脚必须穿鞋的话,那么鞋最重要的就是合脚。“鞋子合不合脚,自己穿了才知道。”人们总怕别人给自己“穿小鞋”,其实让你“穿大鞋”也难受。鞋子小了,夹脚,走起路来像个老太太;鞋子大了,不跟脚,走起路来就像有人拖后腿。各有各的不便处,各有各的难受处。所以买鞋子的时候,最大的原则是尊重自己的脚。《韩非子》中讲的那个“郑人买履”的故事,虽然足够极端了,但类似的故事到现在也没有绝迹。
同样,有些人虽然买到了新鞋子,但仍然面临“穿新鞋,走老路”的问题。更有甚者,在出现问题时,有人还会以“常在河边走,哪能不湿鞋”来为之解脱,为之辩护。
鞋穿在脚上,但走什么路,怎么走路,能走多远,都不能由鞋决定。不动脑子,或者脑子不变,留在世上的就只能叫做“鞋印”,而不能叫做“脚印”。(尚之)
原文链接:http://www.gsjw.gov.cn/contents/49434.html
[免责声明] 本文来源于网络转载,仅供学习交流使用,不构成商业目的。版权归原作者所有,如涉及作品内容、版权和其它问题,请在30日内与本网联系,我们将在第一时间处理。
最新加入
全国公安刑侦部门深入...
2025-01-06最高检召开专家学者座...
2025-01-03“田间课堂”接地气 ...
2025-01-03农业农村部党组理论学...
2024-12-25内蒙古法制报:最虔诚...
2024-12-25喜报!他们入选全国“...
2024-12-25检察日报: 为企业挽...
2024-12-25检察日报:打造“肇亮...
2024-12-25北疆检察护民生丨包头...
2024-12-25
热门资讯
盘锦市盘山县人民法院...
2023-12-15致中共泗洪县委杨云峰...
2022-06-17邹福君带人来政讯通-...
2021-11-12兴义市教育局滥用职权...
2024-06-04致河源市人民政府李勇...
2023-11-03邹福君,自称中国雷锋...
2021-11-10致广东省人民政府王伟...
2023-11-03《〈实践论〉〈矛盾论...
2021-08-21邹福君,自称中国影响...
2021-11-09内蒙古莫旗林业部门及...
2021-09-02