政讯通中心

欢迎访问廉政时评网!

当前所在:首页 > 媒体纵横 > 正文

跑好乡村振兴接力赛

发布时间:2021-04-02 来源: 作者: 浏览量:0

  11.jpg

  res01_attpic_brief (2).jpg

  十三届全国人大代表、内蒙古自治区赤峰市小庙子村党总支书记赵会杰(中)在蔬菜大棚了解西红柿的生长情况。(资料照片)

  脱贫摘帽不是终点,而是新生活、新奋斗的起点。今年政府工作报告提出,要切实做好巩固拓展脱贫攻坚成果同乡村振兴有效衔接各项工作。对脱贫县从脱贫之日起设立5年过渡期,保持主要帮扶政策总体稳定。如何用好5年过渡期,对党员干部提出了新要求。

  继续支持脱贫地区增强内生发展能力

  今年全国两会开幕前夕,全国政协委员、四川省委常委曲新勇向媒体展示了一张地图。上面的曲线表示他从西藏日喀则到阿里地区的调研行程,此外还简要标注了他在调研过程中的所见所闻所思,“产业链缺失,产业分散,规模小。”“人才十分匮乏,在科学养殖、种植方面差距明显。”

  在曲新勇看来,虽然我国西部少数民族地区边疆地区绝对贫困已基本得到消除,人民生活水平有了极大提升,但是,以西藏边疆地区为代表的少数民族和边疆地区还存在产业发展基础薄弱、布局不均衡,农牧民抗风险能力弱,成片返贫的风险较大等突出问题。

  脱贫摘帽不是终点,而是新生活、新奋斗的起点。解决发展不平衡不充分问题、缩小城乡区域差距、实现人的全面发展和全体人民共同富裕仍然任重道远。

  如何做好巩固拓展脱贫攻坚成果同乡村振兴有效衔接工作,让脱贫基础更加稳固、成效更加持续?今年的政府工作报告提出,在西部地区脱贫县集中支持一批乡村振兴重点帮扶县。坚持和完善东西部协作和对口支援机制,发挥中央单位和社会力量帮扶作用,继续支持脱贫地区增强内生发展能力。

  作为中国特色社会主义制度下独具特色的扶贫探索,东西部扶贫协作的成功实践,彰显了以人民为中心的发展思想。

  在“十四五”规划建议中,“提高人民收入水平”作为单独一节,摆在“改善人民生活品质,提高社会建设水平”之首。北京大学国家发展研究院副院长余淼杰认为:“经济发展并不是终极目标,人民获得、人民幸福才是真正的目标,共享要强调的是不仅要把蛋糕做大,同时,一个都不落下。我们不只是要照顾好最前面的那一部分,同时也要拉一拉最后面的那些老百姓。”

  地处高原的宁夏,自然条件相对恶劣。“闽宁模式”实施20多年来,从闽宁镇到西海固再到宁夏全区,东西部扶贫协作制度历经多次完善、不断成熟,从资金援助、教育和医疗资源帮扶上升到以精准扶贫为导向的产业帮扶,靶向帮扶拔穷根的路径越来越清晰。

  以“闽宁模式”为代表,东西部多个省区市结成对子,实现了对30个民族自治州的帮扶全覆盖——

  经过多年探索与实践,浙江省宁波市与贵州省黔西南州已形成多层次、全方位的扶贫协作和对口帮扶新格局,开创了优势互补、共进双赢的良好局面。

  山东省青岛市与甘肃省陇南市加强东西部协作,将产业培育作为加速陇南脱贫奔小康的核心任务,同时不断加大劳务输转、消费扶贫、人才引进等方面的协作力度,从单向“输血”到双向协作、资源共享,不仅帮助陇南贫困群众脱贫增收,也为乡村振兴和持续发展蓄力。

  有外国学者指出,在许多国家的发展历程中,全民共享发展往往是缺失的一环。而中国的东西部扶贫协作,成为推动区域协调发展、协同发展、共同发展的大战略。通过加强区域合作、优化产业布局、拓展对内对外开放新空间的大布局,实现先富帮后富,最终实现共同富裕。

  压紧压实巩固拓展脱贫攻坚成果责任

  5575万农村贫困人口实现脱贫,960多万建档立卡贫困人口通过易地扶贫搬迁摆脱了“一方水土难养一方人”的困境,城镇棚户区住房改造超过2100万套,城镇新增就业超过6000万人……

  政府工作报告中一连串数字背后,承载的是群众心中的获得感、幸福感、安全感,体现的是党员干部求真务实、较真碰硬的坚守。

  一分部署,九分落实,真抓实干、埋头苦干保证了脱贫攻坚战打得赢、打得好。脱贫攻坚取得重大历史性成就后,以什么样的态度继续做好乡村振兴的衔接工作?

  2月28日,云南省会泽县近2000名务工人员,乘坐人社部门组织的8个车次的免费“务工专列”,向浙江、广东、江苏出发。

  劳务输出不仅是就业,更是产业。会泽县人社部门统筹安排,采取“点对点、面对面、一对一”方式,在组织报名、协调联系、跟车服务等方面做足前期准备工作,推动劳动力转移就业,让外出务工群众“出门进车门、下车进厂门”。

  不搞花拳绣腿,不搞繁文缛节,不做表面文章,坚决反对形式主义、官僚主义,把一切工作都落实到为贫困群众解决实际问题上。

  在山西,面对当地复杂的“三农”情况,党员干部以全面推进乡村振兴为总抓手,以农民增收为中心任务,以问题为导向,牢记群众利益,真到田间地头、真到群众中去,掌握真情况,了解真问题,找准真矛盾,真心真意研究解决问题的真措施和真办法。

  乡村振兴不是表面文章,不能挂在墙上,要实实在在地落到地上,变成群众可触摸可感受的真实的幸福。

  位于大凉山腹地的四川省昭觉县三河村,曾是一个典型的深度贫困村。如今,当地大力发展种养、文旅产业,实现整体脱贫。2月25日,在全国脱贫攻坚总结表彰大会上,三河村第一书记李凯表示,还没到松口气、歇歇脚的时候,他会和全村党员干部一起,带领大家充分利用好村里的文化和农业资源,把特色产业做起来,让村民共享产业发展红利,做好乡村振兴大篇章。

  在这次大会上,习近平总书记强调,压紧压实各级党委和政府巩固脱贫攻坚成果责任,坚决守住不发生规模性返贫的底线。对此,各地纪检监察机关加大监督检查力度,保障乡村振兴战略稳步实施。

  在贵州省黔西县,当地纪委监委将脱贫攻坚、乡村振兴项目纳入日常重点监督清单,整合县乡村三级监督力量,围绕涉农补贴、涉农项目、产业资金等进行“靶向”监督,以开展“大走访”活动等方式,延伸监督触角,着力发现群众身边的腐败和不正之风。

  为拓宽监督渠道,黔西县把纪检监察监督与相关县直部门监管有效联动衔接,把脱贫后“不摘责任、不摘政策、不摘帮扶、不摘监管”的政策落实情况等作为重点开展精准监督,整合“四项监督”和审计监督等其他监督力量,切实增强正风肃纪的精准性、有效性,着力提升监督质效。

  深化改革,加快推进农业农村现代化

  2月25日,国家乡村振兴局正式挂牌成立。

  中国农业科学院农业资源与农业区划研究所研究员姜文来表示,国家乡村振兴局挂牌标志着开启全面推进乡村振兴的历史新起点,乡村是中国现代化建设的短板,只有迅速补上这块短板,才能加速现代化建设。

  全面实施乡村振兴战略的深度、广度、难度都不亚于脱贫攻坚。面对深刻变化的国内外环境,必须加强顶层设计,完善政策体系、工作体系、制度体系,促进农业高质高效、乡村宜居宜业、农民富裕富足。

  今年的政府工作报告提出,对脱贫县从脱贫之日起设立5年过渡期。保持主要帮扶政策总体稳定。报告还提出,健全防止返贫动态监测和帮扶机制,促进脱贫人口稳定就业,加大技能培训力度,发展壮大脱贫地区产业,做好易地搬迁后续扶持,分层分类加强对农村低收入人口常态化帮扶,确保不发生规模性返贫。

  从改革开放到今天,农村改革一直是激活主体、激活要素、激活市场的法宝。新阶段全面推进乡村振兴,仍然要用好改革这个法宝。

  事实上,不少地方正在进行着乡村振兴的改革实践——山里的“土货”,摇身变为生态产品;过去脱贫“等靠要”,现在主动走出去学习;曾经的支援帮扶单一思路,如今拓展为共同打开发展景深……

  今年中央一号文件提出,全面推进乡村振兴,除了农业现代化产业体系的建设,还要通过乡村建设行动,让乡村面貌发生显著变化,乡村发展活力充分激发,乡村文明程度得到新提升,农村发展安全保障更加有力,农民获得感、幸福感、安全感明显提高。

  “乡村建设行动内容广泛,包括基础设施、公共服务、房屋质量、人居环境的改造,甚至人才队伍的建设等方方面面。这些领域,恰恰是我们现在农村发展、乡村振兴领域的突出短板和薄弱环节。通过乡村建设行动,能够尽快弥补乡村振兴领域的短板和薄弱环节,为我们加快农业农村现代化奠定坚实基础。”中国社会科学院农村发展研究所所长魏后凯在接受媒体采访时表示。

  全面推进乡村振兴与加快农业农村现代化相辅相成。当前,我国乡村形态正在快速演变,村庄格局正在转型重塑。去年底,乡村振兴战略第一仗——农村人居环境整治三年行动圆满收官:东部和中西部城市近郊农村改厕基本完成;90%以上行政村建有生活垃圾收运处置体系;近30%农户生活污水得到有效管控;美丽乡村,直接提升着农民的获得感和幸福感。

  “强调农业现代化和农村现代化一体设计、一并推进,一方面原因就是在我们国家现代化进程中,农业现代化、农村现代化是落在后面的。另一个重要原因就是农村的现代化相对农业现代化而言,起点要更低一些,未来追赶的压力更大、任务更艰巨。”国务院发展研究中心农村经济研究部部长叶兴庆表示。

  按照要求,我国到2025年,要创建500个左右示范区,形成梯次推进农业现代化的格局。

  “乡村振兴是实现中华民族伟大复兴的一项重大任务。伟大复兴的事业,不是一蹴而就的。在全面建设社会主义现代化国家新征程中,我们必须把促进全体人民共同富裕摆在更加重要的位置,脚踏实地、久久为功,向着这个目标更加积极有为地进行努力。”中央党校(国家行政学院)教授洪向华表示。(记者 李自强)

  《中国纪检监察报》2021年3月9日 第5版

本网概况 联系我们 会员服务 免责声明 网站地图
本站部分信息由相应民事主体自行提供,该信息内容的真实性、准确性和合法性应由该民事主体负责。廉政时评网 对此不承担任何保证责任。
本网部分转载文章、图片等无法联系到权利人,请相关权利人与本网站联系。
北京中律政通咨询有限公司主办--全国政务信息一体化应用平台
廉政时评网 lzsp.org.cn 版权所有。
联系电话:010-57028685;监督电话:15010596982;违法和不良信息举报电话:010-57028685
地址:北京市西城区砖塔胡同56号院西配楼。
联系QQ:871104617