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廉史今读】勿使惹尘埃
唐代高僧神秀曾作偈:“身是菩提树,心如明镜台。时时勤拂拭,勿使惹尘埃。”这句偈语里暗藏修身之道,一个人要想保持“勿使惹尘埃”的人间清醒,就得多给思想洗洗澡、治治病。
古往今来,思想一旦蒙尘,人就容易蜕变。历史上赫赫有名的唐玄宗,在执政前期能够拨乱反正、选贤任能,任用了姚崇、宋璟、张说、张九龄等一批贤相,打造出国泰民安的“开元盛世”。但有了成绩之后,就刚愎自用,迷失了方向。在李林甫、杨国忠之流的逢迎吹捧下,骄奢淫逸、忘乎所以,最终招来“安史之乱”,黯然退出历史舞台。
建国初期,刘青山、张子善贪污案曾轰动一时。两位从红小鬼成长起来的党的高级干部,在战争年代的腥风血雨中能够为国为民抛头颅洒热血,可却倒在了和平环境的糖衣炮弹之下,根本原因就在于思想上丢了初心、蒙上灰尘。刘青山曾说:“老子们拼命打了天下,享受些又怎么样?”把自己等同为封建时代恃功而骄的功勋贵族,如此信念,焉能不败。
“时时勤拂拭”,方能守好小节保全大德。北宋名相吕蒙正清廉自守、勤于修身。一位官员欲将家中号称能照方圆200里的珍贵古镜相赠,吕蒙正拒绝得掷地有声:“我的脸不过碟子那么大,哪用得着能照见200里的镜子?”又一次,有人送给吕蒙正一方古砚,据传能“一呵即润,无需注水”,吕蒙正却正色道:“日出一担能几文。”正因懂得克己省身,才能做到纤尘不染,而成就一代清廉名臣。
中华文化自古有修身之说。孔子有九思的说法,即视思明、听思聪、色思温、貌思恭、言思忠、事思敬、疑思问、忿思难、见得思义,从各方面时时处处反思自省。东汉王粲在《仿连珠》中说:“观于明镜,则瑕疵不滞于躯;听于直言,则过行不累乎身。”严以修身,既要多进行自我检视,又要能听取他人批评,才能克服缺点、纠正错误,避免小错酿成大祸。
批评与自我批评是中国共产党人的修身法宝。毛泽东在《批评与自我批评》一文中写道:“我们同志的思想,我们党的工作,也会沾染灰尘的,也应该打扫和洗涤。”而正是这种自我反省意识、自我革新精神,中国共产党才能及时有效清除党内政治灰尘,在大风大浪面前永葆活力、砥柱人间。
“靡不有初,鲜克有终。”历史和实践都证明,人生绝不是“本来无一物,何处惹尘埃”那般理想化,而要经受各种考验和诱惑。要想不染尘埃、善始善终,必须常修己身,才能“倚天照海花无数,流水高山我自知”,知明而行无过矣。(天长市纪委监委 张泽民)
原文链接:http://www.ahjjjc.gov.cn/lsjd/p/107301.html
[免责声明] 本文来源于网络转载,仅供学习交流使用,不构成商业目的。版权归原作者所有,如涉及作品内容、版权和其它问题,请在30日内与本网联系,我们将在第一时间处理。
下一篇:【廉史今读】有私心不谋私的第五伦
最新加入
全国公安刑侦部门深入...
2025-01-06最高检召开专家学者座...
2025-01-03“田间课堂”接地气 ...
2025-01-03农业农村部党组理论学...
2024-12-25内蒙古法制报:最虔诚...
2024-12-25喜报!他们入选全国“...
2024-12-25检察日报: 为企业挽...
2024-12-25检察日报:打造“肇亮...
2024-12-25北疆检察护民生丨包头...
2024-12-25
热门资讯
盘锦市盘山县人民法院...
2023-12-15致中共泗洪县委杨云峰...
2022-06-17邹福君带人来政讯通-...
2021-11-12兴义市教育局滥用职权...
2024-06-04致河源市人民政府李勇...
2023-11-03邹福君,自称中国雷锋...
2021-11-10致广东省人民政府王伟...
2023-11-03《〈实践论〉〈矛盾论...
2021-08-21邹福君,自称中国影响...
2021-11-09内蒙古莫旗林业部门及...
2021-09-02