政讯通中心

欢迎访问廉政时评网!

当前所在:首页 > 巡视巡查 > 正文

从逐绿前行到因绿而兴 内蒙古以高水平生态环境保护保障高质量发展

发布时间:2024-07-13 来源: 内蒙古自治区人民检察院 作者:佚名 浏览量:0

  

  夏日,满洲里市二卡国家湿地公园风光旖旎,成群的鸟儿欢闹嬉戏,珍稀野生动物出没。二卡国家湿地公园特大桥宛若一道彩虹,飞架在这片湿地上。

  

  为了不“惊扰”这片珍贵湿地,自治区有关部门在修建公路时,将原本以路基为主“穿越”湿地的设计方案,调整为以桥梁为主“跨越”湿地,为此多花了近10亿元。

  

  路与桥的抉择,体现的是内蒙古坚决把生态环境挺在前面的决心,折射的是发展理念的变化。

  

  过去多年,这样的抉择和变化在内蒙古比比皆是。大兴安岭“挂斧停锯”,广袤草原“带薪休假”,资源节约集约利用进一步推进,山水林田湖草沙统筹治理……

  

  建设生态文明,关系人民福祉,关乎民族未来。作为我国北方重要生态安全屏障,保护好生态环境,是内蒙古义不容辞的责任,也是对国家最大的贡献。党的十八大以来,内蒙古正确处理保护与发展的关系,始终把保护生态环境摆在压倒性位置,坚决摒弃“先污染后治理”的老路和以牺牲生态环境换取一时一地经济增长的做法,全方位、全地域、全过程开展生态文明建设,生态文明建设从理论到实践都发生了历史性、转折性、全局性变化。

  

  一条红线管控重要生态空间。全区87%的面积划入限制开发区域,50%以上的面积划入生态保护红线,从源头杜绝不合理开发建设活动。

  

  一系列政策法规提供坚强保障。建设我国北方重要生态安全屏障促进条例、乌海市及周边大气污染防治条例……一系列政策法规密集出台、修订,涵盖森林草原、沙漠沙地、湿地等各领域,生态环境保护逐步走上法治化轨道。

  

  一场攻坚战持续改善环境质量。持之以恒打好污染防治攻坚战,深入推进蓝天、碧水、净土三大保卫战,推动重点行业企业超低排放改造、重点流域综合治理攻坚、土壤污染源头防控,还百姓以天朗气清。

  

  一河之长、一林之长以“制”促“治”。全面推行河湖长制、林长制,1.64万名河湖长、近3万名林长上岗履职,实现山有人管、绿有人护、水有人治、责有人担。

  

  一次专项行动解决突出问题。在全国率先开展破坏草原林地违规违法行为专项整治行动,恢复草原林地植被面积94.83万亩。实施环境保护一票否决制,对中央环保督察发现的问题实行清单式、销号式、问责式整改。

  

  源头严防、过程严管、损害严惩、责任追究,内蒙古生态环境保护体系不断完善,真正让制度成为刚性约束和不可触碰的高压线。

  

  内蒙古最大的价值在生态、最大的责任在生态、最大的潜力也在生态。内蒙古的绿水青山里,蕴藏着一本长远账。

  

  生态环境保护,不是一时一地,而是全领域转型。内蒙古持续在增绿、治沙、转型、减排四个方面下功夫,淘汰落后产能,遏制两高项目盲目扩张,推动传统产业向高端化智能化绿色化转型升级。

  

  生态环境保护,不是头痛医头脚痛医脚,而是山水林田湖草沙系统治理。呼伦湖、乌梁素海从“一湖之治”到“流域之治”,“草原明珠”熠熠生辉。

  

  生态环境保护,也不是某个部门的事,而是全民参与。鼓励企业、个人以多种形式参与生态治理,通过以工代赈、先建后补等形式,推动广大农牧民真正成为生态建设的受益者和参与者。

  

  从局部重点治理到山水林田湖草沙系统治理,从政府投入为主到全民参与,内蒙古生态文明建设产生质的飞跃。十年来,全区累计造林、种草、防沙治沙规模都居全国首位,实现了从“沙进人退”到“绿进沙退”的历史性转变。传统产业“脱胎换骨”,实现了由“黑”到“绿”的华丽变身。2021年至2023年,全区能耗强度累计下降12.5%,绿色高质量发展步履铿锵。

  

  2024年5月10日,应用于“十四冬”碳中和的5000吨包头林草数字碳票正式完成捐赠和注销流程,这是内蒙古地方碳汇产品首次成功应用于全国性大型活动碳中和。

  

  2023年6月,包头市以固阳县国营林场2.2万亩林子为开发对象,开发出首笔15万吨数字碳票,成为内蒙古首个地方碳汇产品。目前,这笔数字碳票已有32家区内外企业认购,用于抵消其在办公、会议、活动中产生的碳排放。

  

  一张小小碳票,把绿水青山变为“有价”的商品,成为内蒙古实现生态价值转化的成功探索。

  

  生态环境问题,归根结底是发展方式和生活方式问题,内蒙古以改革之力,探索实现发展和保护协同共生的新路径,打通绿水青山向金山银山的转化通道,让好生态、好山水成为“有价之宝”。

  

  向沙漠要效益。巴彦淖尔、阿拉善、鄂尔多斯等地发展肉苁蓉等特色沙产业,吸引民营企业投资兴业。2023年,阿拉善林沙产业产值达100亿元。

  

  向森林草原要食物。兴安盟、呼伦贝尔市、赤峰市等地做活“绿文章”,积极构建以林下经济、生态农牧业、生态旅游业为支撑的绿色产业体系。2023年,内蒙古林草产业年总产值达800多亿元,正向千亿元迈进。

  

  逐绿前行、点绿成金,在变革性实践中,内蒙古天更蓝、山更绿、水更清,人民生活更幸福。(草原云·正北方网记者 霍晓庆)

  


原文链接:http://www.nm.jcy.gov.cn/xwzx/qnyw/202407/t20240710_6555888.shtml
[免责声明] 本文来源于网络转载,仅供学习交流使用,不构成商业目的。版权归原作者所有,如涉及作品内容、版权和其它问题,请在30日内与本网联系,我们将在第一时间处理。
本网概况 联系我们 会员服务 免责声明 网站地图
本站部分信息由相应民事主体自行提供,该信息内容的真实性、准确性和合法性应由该民事主体负责。廉政时评网 对此不承担任何保证责任。
本网部分转载文章、图片等无法联系到权利人,请相关权利人与本网站联系。
北京中律政通咨询有限公司主办--全国政务信息一体化应用平台
廉政时评网 lzsp.org.cn 版权所有。
联系电话:010-57028685;监督电话:15010596982;违法和不良信息举报电话:010-57028685
地址:北京市西城区砖塔胡同56号院西配楼。
联系QQ:871104617