政讯通中心

欢迎访问廉政时评网!

当前所在:首页 > 工作札记 > 正文

大理古生:以“绿”为底色,用“乡愁”捧出“金饭碗”

发布时间:2024-12-07 来源: 中共云南省委组织部 作者:佚名 浏览量:0

  

  

  古生村隶属于大理市湾桥镇中庄村,2015年以来,古生村党支部带领全体村民因地制宜发展生态农业、盘活文旅资源,让“绿水青山”成为群众致富和集体增收的“活资产”“金饭碗”,村集体经济收入由“0”增长到30万元。2021年7月,古生村党支部被评为“全国先进基层党组织”。

  筑牢绿水青山的“红色堡垒”

  古生村党支部始终坚持党建引领,深入实施农村“领头雁”培养工程,选优配强党支部书记,加强支部班子建设,抓实党支部规范化建设达标创建,广泛吸纳致富带头人、返乡青年等,持续发展壮大党员队伍,不断提升党支部的凝聚力和战斗力。

  “我们支部进一步强化能力建设和支委班子作用发挥,党组织带动致富、带领发展的能力得到了很明显的提升。”古生村党支部书记何桥坤说,“以前村民议事、党员活动的场地受限,很多活动都达不到理想的效果,现在,我们改造提升了党员活动场所,村民议事、教育培训、文体活动、纠纷调处等事项都可以在这里完成,增强了党员的认同感和归属感。”

  为充分发挥党员先锋作用,古生村党支部建立“支部包片、党员包户”包保责任制,全覆盖构建5个网格责任区,由72名党员分片包干,直接联系全村439户群众,开展网格化管理,组建200余人的“洱海卫士”志愿服务队,深入开展“洱海保护日”“洱海保护我参与”、清洁“水源、田园、家园”等活动,在党员中推行党员公开承诺、党员评星挂牌管理和“1+X”党员联系服务群众等制度,切实把党支部建设成为组织群众、宣传群众、凝聚群众、服务群众的红色堡垒。

  守住绿水青山的“生态屏障”

  古生村党支部坚持人与自然和谐共生的理念,以“记得住乡愁”为主线,统筹推进基础设施建设和环境绿化美化,按照“合规保护、合理利用、活化发展”的思路,对4处文物进行修缮,对8条古巷道进行风貌提升,完成70户村民家庭院落风貌整治,挂牌保护李德昌“乡愁小院”等7户白族民居古院,使“乡愁”文化与乡风文明相得益彰,将古生村打造为“中国美丽乡愁第一村”。同时,以洱海环湖截污管网建设为抓手,建成截污管网11公里,新建化粪池367座,实现全村439户农户“四水”全收集,全村截污治污闭合运行,不让污水流入洱海。发挥村级河长作用,推进阳溪综合治理,治理入湖沟渠3.2公里,持续改善入湖水质,全力保障“母亲湖”清洁水源。

  “为了保护洱海,作为一名党员,我带头拆除了自家经营的餐馆,现在看到家门口的生态廊道、干干净净的村子,我觉得付出都是值得的。”古生村第七党小组小组长李延芬说。正是有了以李延芬为代表的广大党员带头作表率,洱海水生态保护区核心区范围内的53户农户腾退和生态搬迁工作才得以顺利推进。

  全村共拆除房屋建筑面积约6112.5平方米,腾退宗地12.68亩,恢复生态湿地3000平方米,同时,在洱海生态廊道和慢行步道种植400多株景观植物,建设溪水景观节点3处,一幅美丽舒适、具有特色的绿美村庄画卷已徐徐展开。

  盘活绿水青山的“致富资源”

  古生村党支部将“守住绿水青山、留住最美乡愁”作为古生发展的共识,依托古生本地特色资源优势,以“生态和谐、产业发展、文化传承、乡村善治、生活富裕”为内涵,打造“漫步苍洱、体味乡愁”古生体验路线,拓展乡村生态休闲度假旅游和农业生态观光旅游开发,全村年平均接待游客60余万人次,较2014年增加48万人次,旅游总收入达1200万元,收入增长近5倍。

  “古生村旅游业发展起来后,带动了56户农户返乡创业,在自家开起了客栈、经营餐饮,现在每户每年平均增收4.8万元,”中庄村党总支书记何志祥介绍道,“以前农户收入全靠种稻谷、烤烟,加之青壮劳力大多都外出打工了,村里劳动力不足,产业发展动力也不足,现在政策好了,引进了一些龙头企业带动村民,村民收入来源多了,日子也越过越好了。”

  古生村积极推行“党支部+龙头企业+合作社+农户”产业帮扶模式,依托云南粮食产业集团有限公司、云南顺丰洱海环保科技股份有限公司等龙头企业,建立健全“土地租金+务工收入+生态产业分红”利益联结机制,农户通过流转土地给龙头企业获得租金、企业季节性用工增加农户收入、农户以土地入股企业获得效益分红,带动400余户农户实现多渠道增收,全村年人均可支配收入达22423元,较2014年增长近2倍。

  引进绿水青山的“科技大脑”

  2019年土地全部流转后,村民们无地可耕,加之缺乏其他的技术,生活十分艰难,当时村里仅有不到20名的年轻人,发展十分受限。直到2021年,中国工程院院士、中国农业大学教授张福锁来到了古生,并统筹建立了“5+5+N”科技创新矩阵和新型研发机构集群,2022年“古生科技小院”正式揭牌,40多支科研团队来到古生,着力突破洱海保护与村民增收协同难的问题。

  通过“科技联盟、资源联享、校地联办、支部联建”的运行模式,构建形成多载体支撑的“产学研用”一体化创新发展平台,探索苍山洱海一体化保护治理新模式,打造高原湖泊治理“数据蓝本”,重点实施湖湾水体生态环境改善、罗时江水质改善、入湖蓝藻防控与喜洲周城污水处理厂建设等7项示范工程项目,处理入湖富藻水近2648.6万立方米、处理生活污水69.57万立方米,面向全省全国输出“洱海模式”。

  借助“洱海流域农业绿色发展研究院”“古生科技小院”的研究成果,古生村引进龙头企业,发展绿色生态种植,打造生态高效农业品牌,培育“云粮·洱海留香”高原软香米和“古生牌”粮油等绿色农产品,全村1220亩农田被中国绿色食品发展中心审核认定为绿色食品A级标准。

  马猛 王张垚(大理市委组织部)

  


原文链接:https://ylxf.1237125.cn/Html/News/2024/12/3/464715.html
[免责声明] 本文来源于网络转载,仅供学习交流使用,不构成商业目的。版权归原作者所有,如涉及作品内容、版权和其它问题,请在30日内与本网联系,我们将在第一时间处理。
本网概况 联系我们 会员服务 免责声明 网站地图
本站部分信息由相应民事主体自行提供,该信息内容的真实性、准确性和合法性应由该民事主体负责。廉政时评网 对此不承担任何保证责任。
本网部分转载文章、图片等无法联系到权利人,请相关权利人与本网站联系。
北京中律政通咨询有限公司主办--全国政务信息一体化应用平台
廉政时评网 lzsp.org.cn 版权所有。
联系电话:010-57028685;监督电话:15010596982;违法和不良信息举报电话:010-57028685
地址:北京市西城区砖塔胡同56号院西配楼。
联系QQ:871104617