政讯通中心

欢迎访问廉政时评网!

当前所在:首页 > 专题专栏 > 正文

贵阳乌当区打好引育用留“组合拳”推进人才大汇聚

发布时间:2022-06-24 来源: 贵州党建云 作者:佚名 浏览量:0

  近年来,贵阳市乌当区把人才作为“第一资源、第一动力、第一要素”,通过多维方式引才、立足发展育才、创新机制用才、强化保障留等方式,聚力打造人才聚集新高地。全区党政、企业管理、专业技术、农村实用等各类人才总量达7.43万人,占全区常住人口总数的22.18%。

  多维方式“引”,打造人才“集聚区”。一是聚焦产业“引”。将人才引进与课题攻关、产业发展、项目建设相结合,依托健康医药、先进装备制造业(电子信息)、生态特色食品等重点产业发展,累计引进高层次人才727名,引进贵黔国际总医院医疗团队、好活 ( 贵州 ) 网络科技有限公司等高层次创新创业人才团队8个,全区规上企业中层以上管理人才、中级职称以上专业技术人才和高技能人才总量达1000余人。二是搭建平台“引”。依托贵州省首个专家服务基地、国家级众创空间贵州(乌当)大数据智慧产业基地等大平台,与25名农业专家建立合作机制,建成博士后工作站、国家级专家服务基地、国家级企业技术中心、国家级众创空间分别1个,省级重点实验室1个。三是统筹编制“引”。按照“总量控制、计划申请、动态流转、循环使用、人走编收、空编置换”方式,统筹用活编制存量,探索推进学校教师自聘、管理自主、经费包干“两自一包”教育管理体制改革试点,招聘教师125人,有效解决了学位需求激增与教师编制严重不足的问题。目前,全区教师队伍本科以上学历占71.09%,中级职称以上占27.86%。

  立足发展“育”,打造人才“蓄水池”。一是优化结构“育”。制定出台《乌当区创新型青年人才培养计划》,以“人才 + 项目 + 资金”的培养模式和“共青团 + 青创基金会 + 金融机构”合作的服务青年模式,激励帮助有潜力的62名青年人才入选区级高层次创新型青年人才培养计划,为促进老中青人才结构优化提供了坚实支撑。二是提升技能“育”。成立乌当区产业工人技能培训基地、就业技能提升培训基地,在全区开展职业技能、创新创业培训6987人次,兑现技能人才培训补贴21.42万元。引导辖区企业、院校组织职工和学生参加省市技能大赛,通过以赛代训提升技能水平,三名同志获得“全国技术能手”荣誉称号。三是校企合作“育”。与厦门大学、江南大学、贵州大学、贵州农职院等科研院所开展战略合作,以项目合作和基地建设为载体,联合开展技术攻关,实现优质人才资源共建共享共育。高新惠诚与江南大学围绕烘焙食品领域共同搭建科技创新平台、成果转化中心,加快培育本地食品行业人才;同厦门大学共建生态农业教学与科研基地,以种植推广生态稻米等为重点,开展技术交流、人才培养。

  创新机制“用”,打造人才“助推器”。一是突出激励“用”。探索建立鼓励支持专家人才通过科技成果技术转化获取更多收益机制,及时兑现各类人才政策奖补资金230余万元;优先推荐26名优秀人才作为“两代表一委员”人选,大力表彰弘扬优秀人才先进事迹,鼓励各类人才在职深造,资助50余名专业技术人员攻读硕士及以上学位。二是注重专业“用”。充分发挥高层次专业人才对社会亟需项目攻关的重要作用,全力支持贵州联科中贝制药科技有限公司等在各自领域多出科研成果,加大农业科技应用技术项目支持,选派47名农业科技骨干精准开展农业科技服务,指导7585名农村实用人才积极投身农业农村现代化。三是注重考评“用”。把平等竞争贯穿于人才使用、评价全过程、各方面,科学设定人才考评指标,建立更加科学合理的人才评价指标体系,注重过程考核,积极引入第三方测评,强化结果运用,实现各类人才选拔,实行竞争择优用优,形成竞争有序、人才辈出的发展新态势。

  强化保障“留”,打造人才“强磁场”。一是以感情留才。开展领导干部带头走访慰问人才活动,组建33家单位160名人才服务专员常态化走访服务119家重点企业人才,慰问基层一线专家人才165名。以乡村乡情乡愁为纽带,实施“能人回引”计划,成功回引返乡创业就业5615人。支持本土人才、成功人士返乡创业领办农民专业合作社30余个,带动3100多户12000人发展。二是以事业留才。依托产学研基地、产业服务中心、交流实训基地、共享技术平台等载体,大力支持人才领衔重大工程、重点项目,兑现小额担保贷款、税费减免等优惠政策,推动汇聚大数据创新创业企业275家,带动就业2000余人,扶持人才创新创业小微企业小额贷款42家、发放金额6424万元。三是以服务留才。为人才提供子女入学、配偶就业、医疗保障、落户安居、待遇兑现等“一站式”服务,按照每人每年不超过5万元标准给予在指定零售业超市、餐饮企业消费额的30%生活补贴。加大人才工作经费保障力度,及时兑现人才住房补贴,基本建成“智汇云锦”206套专家人才公寓,66套人才周转房已投入使用,为企业提供930套人才保障性住房。


原文链接:https://www.gzzzb.gov.cn/cmsFront/contentFront/105000/11201020/1655885317465001.htm
[免责声明] 本文来源于网络转载,仅供学习交流使用,不构成商业目的。版权归原作者所有,如涉及作品内容、版权和其它问题,请在30日内与本网联系,我们将在第一时间处理。
本网概况 联系我们 会员服务 免责声明 网站地图
本站部分信息由相应民事主体自行提供,该信息内容的真实性、准确性和合法性应由该民事主体负责。廉政时评网 对此不承担任何保证责任。
本网部分转载文章、图片等无法联系到权利人,请相关权利人与本网站联系。
北京中律政通咨询有限公司主办--全国政务信息一体化应用平台
廉政时评网 lzsp.org.cn 版权所有。
联系电话:010-57028685;监督电话:15010596982;违法和不良信息举报电话:010-57028685
地址:北京市西城区砖塔胡同56号院西配楼。
联系QQ:871104617